2014-02-24 00:00:00 作者:陈庆文 来源:今日高邮
堂兄今年八十高龄,因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又毕生为医,老一辈的乡邻们习惯地称呼他为“三先生”。
“三先生” 仙风道骨,笑容可掬,虽然谈不上鹤发童颜、道风仙骨,但也精神矍铄,冬春季节见到谁家小孩他都会说一声“多穿点衣服哟”。小时候听父亲说他是中医先生,我们小孩子不吃中药,也不知中医为何物,顽皮的学他“多穿点衣服哟”。那时候村里没有卫生室,就知道人丹、清凉油,发烧感冒了,妈妈就按照他教的方法给我们喝点生姜茶,捂着被子发汗。这也算是中医的偏方吧。
“三先生”很早就在镇医院工作,因与堂兄家为邻,到我上学的年龄,只有休息日才能见到他。他家里都挤满了四邻八村看病的患者。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为了方便患者,他一般都在家里为患者熬药,所以四周都飘散着中药的香气。闲暇之余也见他翻看泛黄的《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等中医经典。
堂兄口碑极好,凡是经他治过的患者,数十年他都能清晰记得是哪里有恙,上个休息日哪个患者需要什么药丸,下一周必然带回,无一差错。小时候没地方玩耍,每到周日基本上在他家旁观,也似懂非懂地知道诸如: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以养生保健为先的道理。
堂兄医术高明,看病,望、闻、问、切,其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中医将哲理药理融汇贯通,既医形体更疗精神,可谓标本同治。
堂兄医病妙手回春之例不胜枚举,记得有一年我妻妹生下孩子不足月余,小伙全身溃烂,在宝应人医治疗一周,院方下达病危通知,家人哭哭啼啼,欲转扬州南京,我急求堂兄,他说,带来我看看再转不迟。小伙的确全身无一处好皮肤。只几秒时间,堂兄便口传妙方——挖草垛边红色小蚯蚓二两、洗净、加白糖半斤腌制,用鹅羽毛蘸汁涂抹全身,两次便愈。果不其然。这小伙现在都在南京读名牌大学了。事后,我问何故?堂兄说此乃胎毒,是孕妇夏天中了暑热,殃及胎儿,再加上在医院用了大量抗生素,造成阴阳严重失衡,毒火只能破肤而出。又一年,镇上一四十余岁农妇,肝腹水晚期,在家等死了,不知何人提出死马当做活马医吧,于是用门板抬着患者,慕名寻到堂兄,堂兄问在哪里治疗过,家属说大医院回下来了。堂兄皱着眉头,既然大医院回了,我也只能试试看,延长点时日吧。方子很简单,两年以上老母鸡一只,洗净、剖膛,河里找数只大癞蛤蟆,活蛤蟆洗净与老母鸡煨汤,直到鸡与蛤蟆全部烧成糊状,喝汁,一周后有好转,继续。于是家人抬着患者回家照办。后来……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个农妇现在儿孙满堂,生活幸福。
堂兄为人谦逊,多年后我问他为何说只能试试看,他说,我的医术水平怎么能超过大医院呢,这个病例只能说明患者生命力强吧。再问蛤蟆和老母鸡的作用,堂兄只是笑而不答。
退休后的堂兄现在居住扬州,成了周围小区老人养生的保健医生,每天都有人找他咨询问诊。依据多年的经验他还收集整理了不少食物养生的口诀,诸如:一杯枸杞汤,赛过好药方。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木耳抗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等等。
一次家庭聚会,我提出:“三哥,你的那些经典方子要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受益才好呢。”他说:“不足挂齿,现在科学发达了,那些土方旧法也许过时了。”
好在他的儿子现在也是远近闻名的好医生,后继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