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当铺・围城

2014-02-17 00:00:00    作者:周荣池    来源:今日高邮

在人民路上,哈着热气的清晨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饺面、煤炉、猫狗、乞丐、招呼、买卖,这些词汇非要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烟火。是的,人民路是人民的路,自然是氤氲着俗世的温暖。我从北门大街上人民路,看不见当年老城的繁华富庶,以至于心里怀疑马可·波罗那句“城市很大、很繁华”是不是吃了驿站的双黄蛋才在日记里写下这么几个让小城骄傲了多少年的字句。

这个早晨,我要从这里上人民路是为了去看一个早就闻名的故人。街上可关心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亲耳听见一个男人呵斥家猫,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显然像呵斥自己的孩子。但是,今天无心细细研究,推着没有一点电力的车子朝人民路上去。早上出门电瓶车就没有电,行路之难有点独特的寓意:好像车子也知道我要去见一个古人,这是穿越时光的行为,自然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的。

朋友站在约定的地点等我,他端着单反对着门口墙上挂着的咸货拍摄,完全不顾那斑驳的墙上有一块很重要的文字铭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邮当铺。这么一个大人物蜗居在这老街之中,我到今天才来拜谒,不能算我迟到,是因为我到今天才想来。看景点和见人一样,讲究机缘与兴致,有些人天天在一起未必是相见,有些人不必急着去见,迟早会惊艳地相遇。到这当铺也是这样,只是这个早晨想来,便推着没有电的车子却兴致勃勃地到达了。

高邮古有南北二当铺最有名,南当铺已毁,只有人民路上北当典尚存。行当兴衰也好似人世,当年风光无限不过百年后一堆朽骨,一个早晚被忘记的名字而已。《三续高邮州志》载,乾隆时高邮当铺只有几家,同治时增至11家,光绪后减至5家。人民路上的当铺5排5进,有房屋80多间。就这些枯燥的数字就足以让人脑子构建起一个无比模糊的概念:大。

我记不下这些数字,可一下子记住了一个名字:和。虽然流芳百世与臭名昭著在价值观上是截然相反的。可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一个人用自己的恶行穿越了时光,照样将自己的名字刻画在几百年后古旧的历史墙壁上。贪官和处心积虑地为自己营办产业、收敛钱财,为自己塑造一个财富的城堡。不知道这位贪官内心里想要的城堡究竟有多大,总是装不下他无尽的贪欲。最后这座城堡建成了,固若金汤,无懈可击,可却成了囚禁他生命与名誉的围城。

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苦心经营的围城最后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一早上想这些问题似乎不大好。我随友人进了门去,门房里一个妇人与他招呼。他头探进门房里,那看门的老人还在“早上舍不得个热被窝”的高邮俗语里热乎着。我们自己拿了钥匙进得当铺,地上堆满了杂物和生活用品,毫无刚才那些罗列数字所体现出来的繁华,更没有那位贪官经营的大业的气派。

围城已成破城,当铺曾经画地为牢,将所有的财富集聚其中,也将名誉与自由毁于一旦。登上木质的楼梯,上得当铺二楼,方能在回环气派的建筑里找到一点点残余的自尊和气派。这些也和那围城的建造者没有什么关系了,一切已经被人民民主专政所改造,在人民路上成为一处“国保”。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遗存,墙壁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证明历史早就改朝换代,围城也早就在历史的宽容里解放。

下楼来,又见那一堆杂物,觉得很亲切,这才有老街生活的气息。不料细一看竟然见一本封面破旧的书,书名竟是这两个字:围城。我拾起那书掸了掸满是灰尘,心里很觉得很有隐喻的意味,这个早晨一下子变得意蕴隽永。

出门时,朋友的熟人喊了一句:走啦?那声音像是从清代当铺的柜台后面传来,深在围城的那些伙计们扯着嗓子喊:破褂子一件,五文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