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今四川雅安北)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
国人在没有使用电灯、煤油灯前,是用植物油放在灯盏里,用灯草或棉线条做芯,陆游所讲的省油灯,灯柱是空心的,上端有一小孔,注入清冷水,点灯后,冷水可以降温,因而可以省近一半的油。省油灯起码在唐代就使用了,国人真聪明啊!
在江淮一带,“省油灯”有其喻意。有的人喜惹是生非,或为了谋取私利,专找别人麻烦。别人为了对付他,要消耗时间、消耗精力、消耗财力,因而别人在背后常称之为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某局办公室副主任H就是一盏不省油的“灯”。H手中掌有一定的权力。别人找他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别人给的好处他要在手中掂量掂量,与所要求办的事分量相当不相当;倘若分量不足,他便会拖着办,打折扣办,找出理由来推托。H主任有时也下基层调查研究。他的调研很特别,所到的乡镇一把手必须到场。官场上的接待有一套官职相对应的规则,对他来说不适用。一把手倘不到场,立刻脸难看,话难听,将来如果有什么事找他就难办了。他的所谓调研,就是找几个人聊聊,接着就“掼蛋”、喝酒。他喝酒喜欢闹酒,而且是“霸王酒”,要别人喝就要喝,不喝不行,一定要喝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才舒服,且在别人的一再劝诫下才停杯。接着是洗澡、推拿。H主任下基层的调研,对基层的同志来说,几乎成了一场小灾难,真是耗了别人的“油”,点了自己的“灯”。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辈发明省油灯就是一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约能源显得越来越重要。节约是传统美德,浪费是可耻行为。但是耗费别人的精力同样是可耻行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别人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某局的H主任随着国家的反“四风”等规定的执行,其不良风气也一定会收敛、改正。
为自己、为别人精神上都少耗“油”,集中精力去干正事,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一次讲到,他收藏到了一盏省油灯,与陆游《老学庵笔记》里所写的一模一样,陆游的文章得到了验证。
高邮的一家灯具照明公司规模不小,老板在公司内开设了灯具博物馆,搜集了中外古今、奇形怪状的灯具,可谓琳琅满目,我去看了一下,佩服老板的良苦用心,但没有见到省油灯;其实,可以复制一盏,还可以使人想到它的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