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5 00:00:00 作者:薛 序 来源:今日高邮
前不久在媒体上看到两篇跟慈善有关的文章。
一篇是网上的。说的是非洲的一个小女孩。有一次,已经退位的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某城市组织了一个慈善募捐活动。活动开始不久,门外来了一老一少,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在奶奶的陪伴下要求进去,门卫问:“这儿正在举行慈善募捐活动,你们进去干什么?”老奶奶指着小女孩手中捧着的瓦罐道:“我们也是来捐赠的!”门卫笑了:“到这里参加募捐活动的大多是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和富商大贾,人家一捐就是几十万几百万,你们这瓦罐里能有几元钱?别逗了,回去吧!”小女孩道:“钱虽不多,但是我们的心意。”门卫还要劝阻,他身后有人发了话:“小姑娘说的不错,慈善募捐捐的不仅仅是钱,更是心。在慈善的天平上,捐出一元钱与捐出一万元是等重等值的,让她们进去吧!”说这话的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安南,他被这小姑娘的一番慈善之心深深打动了。
另一篇是《高邮日报》上的。说的是高邮市界首镇宝塔松路的一个老太太刘金秀。刘金秀今年过八十岁,儿孙们商量,准备花十万元钱为老太太办一场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生日寿宴。刘金秀老太知道后,自然为儿孙们的孝心所感动,但却不同意花这么多钱来为她举办生日寿宴,认为寿宴嘛,吃一顿饭而已,搞这么大的排场太浪费了,提出把为她做寿的钱拿出来捐赠给学校,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刘金秀老太的儿孙们为满足老人的这个愿望,与界首镇实验小学接洽商量后,决定把这十万元寿宴钱全部捐赠给该校作为扶困助学基金。
两则报道,一则远在天边,一则近在眼前,一个说的是黄发垂髫的外国小姑娘,一个说的是白发苍苍的中国老太太。她们尽管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她们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她们的行为是一种义举、一种善行,一种让人不由得投以敬佩眼光并引以深思的“范”!
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国强民富,但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也把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推向极致。按照有些社会学家和民间学者的分析,现代中国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的手里。这样的分析和论断虽然缺乏精准和科学的事实为依据,但大体上是不会错到哪里的。其实,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并不是中国的特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也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利,中国古代就有!唐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典型的贫富两极分化的写照。因此,对贫富两级分化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大可不必口诛笔伐,更毋须义愤填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政府层面上的调控,二是道德层面上的引导。如何调控和引导?按照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理论,社会分配应当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竞争为动力的分配,第二个层次是以公平为原则的分配,第三个层次是以道德为内驱的分配。换句话说,只有通过这“三次分配”,才能逐步缩小或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以道德为内驱的分配”说白了就是慈善捐赠,就是把自己的财富通过某种方式或渠道,送给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许多“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实际上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践行着厉氏的这个“三次分配”理论,特别是重视第三次的分配。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美国微软巨头比尔·盖茨在2000~2004年间,累计为慈善事业和非营利性活动捐赠10085亿美元;英国英特尔公司创建人戈登·摩尔在2004~2009年间,则累计为慈善机构捐款7046亿美元。中国香港影视大鳄邵逸夫自1985年以来,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总额达100亿港元以上,其中通过邵逸夫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捐赠于教育事业的总额就达47.5亿港元,项目6013个,包括我们高邮的湖滨邵逸夫小学、师范的邵逸夫图书馆等。这些企业家把回馈与反哺社会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而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富人与他们相比就大为黯然失色。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登记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而有过捐赠记录的企业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慈善捐赠活动。并不是这些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他们的思想上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赚了钱,宁可去养小蜜,去豪赌,去吃喝玩乐,去一掷千金地挥霍,也不愿向慈善机构投入一分钱!这样的事例,我们在媒体的报道中屡见不鲜。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从主观上讲,一方面,中国内地的这些富人总认为自己是凭本事打拼出来的,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既然慈善捐赠凭的是自愿,我不愿,你也没办法。另一方面,传统的观念是上辈总要为下辈留下些什么。他们把自己的财富紧紧地守着,在自己临终前传给儿孙,所以中国内地也就有了“富二代”乃至“富三代”的词汇。从客观上说,中国现有的慈善制度、慈善机构、慈善管理以及慈善渠道尚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让一些有心捐赠者心有疑虑。比如炒作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就让中国的慈善机构的信誉度大跌,捐赠者会问:我捐的钱让你们去腐败?还有就是慈善管理方面的透明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或削弱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青海玉树震灾爆发以后,对玉树县仲达乡寄宿学校和卫生院的援助,日本红十字会官网公示的救灾款分别是1544万元和696万元,而中国红十字会官网公示的数额却分别是1182万元和535万元,缩水了23%,读者不由郁闷:哪个准?还有资料显示,世界各国通行的慈善管理费用一般是3%,而中国却是10%,这么高的管理费用能让捐赠者心理上平衡么?
尽管慈善管理尚有种种不足,但慈善事业本身却是光明的,随着国家对慈善制度的完善和对慈善管理的加强,慈善事业必将蒸蒸日上,必将进一步发挥它缩小贫富差距、梳理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牵手慈善,让慈善去温暖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