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5 00:00:00 作者:张恒强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家乡不产茶,平时除了极少数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喝茶外,普通老百姓渴了只是喝白开水,这就是茶留给我最初的印象。
说来惭愧,我近距离接触茶却是第一次到岳父家。面对未来的家人,我腼腆得像个小媳妇,闪在小艾背后,不知所措地应付各种“关心”。午后,小艾的姐姐提议大家参加集体劳动——采茶。我估计采茶同我老家“打”桑叶没啥区别,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农活。再说她们主动让我这个刚上门的小伙子抛头露面,说明没有把我当“外人”看。想到这,我欣然前往。
五月的江南,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郁郁葱葱的茶树犹如绿色的地毯铺在拾级而上的梯田上,茶香扑面而来。在摸索中,我发现采茶是一门技术活,根本不像我原先想的那么简单:它考验的不仅是人的耐心、体力,还有效率和观察力。采茶不是摘叶,也不是折枝头,而是掐柔嫩的茶尖。我笨手笨脚地忙了半天,也没见多少“成果”。一旁的姐姐还帮我在仅存的“硕果”中剔除了许多老叶子。幸亏小艾及时解围,使我摆脱了尴尬:“没关系,待会儿杀青时,你再搭个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敢相信:“杀青”就是赤手在滚烫的铁锅里来回翻炒鲜嫩的茶尖,直至完全收缩成形。这不是油锅里捡硬币吗?我心里有点打退堂鼓,但还故作镇静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姐姐一边制止我的莽撞,一边回头嗔怪小艾:“别捉弄你男朋友了!他是抓‘笔杆子’的,受不了这苦……”后来,小艾私下里告诉我:她家人对我比较满意,认为我为人实在。
临别之际,我出乎意料地收获了平生第一罐茶。于是烧水、洗杯、泡茶成为我每天工作的前奏。茶叶在热水冲泡中或翻腾、或沉浮,尽情地舒展腰姿,吐露芬芳。我体味着细腻的柔美、别样的韵味,只觉生津止渴、清神明目,便埋头开始了我崭新的一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多年不见的同窗好友富贵来南京看我。忆峥嵘岁月,叹人生沉浮,一杯清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情到深处,富贵同我开起了玩笑:“老丈人家产茶,你口福不浅!记住,茶虽好可不要贪杯噢!吃多了,茶垢会上脸……”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站在镜前,我察觉脸上分布着深浅不一的蝴蝶斑。是茶过早地催我老去吗?有可能!我决心采取措施戒除茶瘾,认为喝白开水能稀释自己面部的茶垢。直到再回岳父家,我的心理防线才彻底瓦解。姐姐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向我打着招呼:“刚上市的春茶,新鲜!”一阵久违的茶香袭来,沁我心脾、令我陶醉。在这种场合下,不喝那是万万不行的。当我谈及心中顾虑时,姐姐莞尔一笑:“哪有这种说法?放心喝!即使变成丑八怪,我妹妹也不会‘休’了你!”
伴随着每天的倒茶、品茶,我慢慢步入中年,喝茶的兴趣也愈发浓烈,甚至到了吃茶的地步。近年来我走南闯北,喝的茶种也多,有杭州的龙井茶、厦门的铁观音、皖南的黄山茶等等。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岳父家的茶,它自然、清新、醇厚。每次泡茶不小心丢落一根茶丝,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捡起来,重新放进茶杯,因为它包含着一份浓浓的爱。
饮水思源。茶喝多了,性情自然变得温和、细腻,人也懂得分享与感恩。每次回老家,我总要捎上新茶看望亲朋好友。乃至于后期,他们一看到我回来,会面不改色地围观:“恒强,还有茶叶啊?留一点给我噢……”
雾气袅袅,茶香满屋。一杯清茶、一份雅趣,心却飞到天地草木之间,我想这就是品茶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