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00:00:00 作者:张纯玉 来源:今日高邮
提到我的父亲,村里人与他年纪相仿的十人站出来,就有十人说他一辈子命苦,活了八十六岁,一次没有离开被外界称之为“八乡底子”的地方,外面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他是一无所知。他童年就失去了双亲,流落过村头,摘人家地里香瓜吃过,挖人家地里山芋尝过,拔人家地里胡萝卜充过饥,偷人家地里蚕豆品尝过,上人家门索过菜糊糊喝过,爬到树上采过野果,下到河里捉过鱼虾,躲进人家牛棚猪圈草垛里睡过觉,被人家体罚,用树枝抽打过,跪在地上哭爹叫娘求饶过。
父亲的姨娘晓得后,顶着压力强忍悲痛,不顾一家老小反对,把父亲从周巷公社张庄大队领回身边抚养。为了度日求生存,混口饭吃,父亲的姨娘含泪托熟人把八岁的父亲介绍给邻村一个葛姓的人家打长工,放鹅放鸭。活虽不重,但对八岁的父亲来说也不轻,要喂养、要看管,要到野外去放牧。临行前的那天晚上,父亲的姨娘为父亲稍做了点准备:剃了头,在油灯下为父亲缝了几件破衣裳,用草绳扎起来,放在父亲的床头边,让其带上穿。又向父亲手中塞了一张零钱,摸着父亲的头说:“小扣子(父亲的乳名),乖乖,姨娘不忍心这样做,也晓得你才多大点个人,姨娘是不得法子的法子,你千万不要记恨姨娘,姨娘这样做也是为了你求一条生路,到人家要听话,要守规矩。做事情要轻手轻脚的,不要把人家东西打坏了,望到好吃的不要眼馋,要勤快做事,少说话,事情做得对与不对,人家就是打你骂你要忍住,还要赔人家张笑脸。”听完姨娘一番话,父亲搂住姨娘痛哭流涕地说:“我会好好听话的,你可一定要来看我呀。”父亲小小的脸蛋被泪水浸透了,姨娘也哭得涕不成声。从此父亲过上了举目无亲人,闭眼睡鸭舍,有话无人说,有苦无处诉,有难一人当,有罪一人受,衣服脏了自己洗,破了自己学着缝,与一群鸭子、一趟鹅子、一根篙子、一条小木船为伴,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
放鸭这行当虽活不重,但熬的时间长,早上放出去,天黑赶回来,一趟鸭近两百只,就靠两个人喂放,无论晴天好日,刮风下雨,天天要将鸭子放回大自然,让它们自己去寻找活食吃。稍有不慎,不是被人家鸭趟带走了,就是被人家偷吃了,只有睁大眼睛跟着它们屁股后面转,松懈不得。父亲十岁那年夏天,一人撑着小舟把一群鸭子赶到芦苇荡里去放养,上午晴空万里,骄阳似火,下午老天爷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了,先是一阵狂风,天空乌云密布,后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雨点似黄豆大小落在水中起泡泡,鸭子以为是从空中撒下来的食物,在水中不停地跟着雨点跑,怎么也不听父亲使唤,一阵狂风暴雨后,一趟鸭子全失散了,这可急坏了父亲。天渐渐地黑下来,若不尽快找到它们,后果可想而知,焦急中父亲跳到水中,见河爬河,见沟跃沟,见滩攀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失散的鸭子聚到一块。细心的父亲数了数,发现少了两只,就先把一趟鸭子赶回家,回头再来寻找失散的那两只。那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父亲顾不了吃管家送来的两碗稀粥,向他说明情况后,荡着小舟沿路返回,一路呼唤……
地主家的管家通过那次晚上发生的事,认为父亲做事踏实认真,信得过,从此把近两百只鸭子让父亲一人喂养管理,父亲的伙伴们都戏称父亲为“鸭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