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栀子花开

2014-06-27 00:00:00    作者:史德元    来源:今日高邮

住在乡下,家里的老宅院很大。自己喜欢养花种草,院落里长满了花卉苗木,有海棠、月季、紫薇、黄芽、松树、仙人掌、万年青等众多花木,缸里栽夏荷,盆中长秋菊,花台上有太阳花、鸡冠花,叫不上名的花木还有不少。一年树常青,四季有花开,把家里的院落点缀得花团锦簇、满园春色。在院落里众多的花卉中,我情有独钟的还数那株枝繁叶茂的栀子花。

记得是在一九八五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和妻子共同栽下了这棵栀子花。那年的正月初六是我结婚的大喜之日,当时筹办婚事,我们这一带喜欢就近到兴化城置办嫁妆、购买厨料。因那时乡村公路不通畅,交通欠发达,于是,只好与妻子走水路乘帮船去兴化城办事。该办的事办完后,在即将乘船返回时,见阳山大桥码头上摆满了花盆,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也十分喜爱花的妻子跟我说:“虎子(我的乳名),我们也买盆回家吧。”见妻子喜欢我自是欣慰,左拣右挑后花二角钱买回了一盆栀子花。

新婚燕尔,欢天喜地。回家后在院落里与妻子一道挖坑、培肥、浇水,栽下了那株很有象征意义的栀子花。现时农村青年都流行自由恋爱,而在我们谈婚论嫁的那个年代,男女青年相对而言还是很传统和保守的,自己的婚姻难做主,一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像现在先恋爱后结婚,我和妻子虽然同住在一个大庄子上,平常却羞于接触,很少走动。在媒人的撮合下,便是先结婚,而后才慢慢地培养起感情过日子的。可谓是花为媒、树见证,家中院落里那株我和妻子共同栽下的栀子花,虽经风霜雨雪,年复一年,春去春归,花开花落,却长得根粗叶绿,花香四溢。

这棵栀子花,是我和妻子甜蜜爱情的象征,是我幸福家庭的见证。栽下这株栀子花后,我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由此我十分感慨,栀子花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夫妻也离不开体贴包容,感情靠的是长期培养,这样家庭才会和睦温馨,其乐融融。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