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3 00:00:00 作者:雪安理 来源:今日高邮
——怀念冯金发同志
6月7日深夜,突然接到省农林厅冯科长打来高邮的电话:“雪叔叔,我爸走了,告诉你一声……”我连忙说:“请你们全家人节哀,我明天一早肯定回南京!”第二天上午,我和夫人租了一辆小车急匆匆返宁。一路上,逝者的往事历历在目。
作曲家、歌唱家冯金发,陕西绥德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小时候腿病出血、化脓、生蛆,他不断用盐水清洗,居然慢慢好了。他聪颖好学、酷爱音乐,剥了蛇皮,制作二胡,自拉自唱,在村里出了名。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考取了音乐专科学院不到一年后,被吸收进了省演艺剧团,后又招进部队,在新疆某部当上了文艺兵。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农村少年,终于迎来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春天。
冯金发同志的爱情生活颇具传奇色彩,先要从两位老干部说起。艾明山、徐方恒夫妇都是老红军,转业后在省农林厅任正、副厅长。上个纪70年代初,王震将军到南京来,见到艾明山时说:“现在知青下放,我建议把你家女儿艾建林交给我,让她到新疆去锻炼锻炼吧。”身为下放知青的艾建林到新疆以后,虽然经常看到战士歌手冯金发的演出,但两人根本不熟悉。艾明山的秘书调至冯金发所在部队,他很喜欢小冯,便热心地牵线搭桥。一位高干子女和一名普通战士从此相识相恋,终于走到了一起。
冯金发所在部队,出了如李某某等全国著名的歌唱家,但当时的冯金发表现突出,比他们提前升任为干事。冯金发早期的音乐作品如《真像一对亲兄弟》,唱的是王小义和买买提。还有《听说咱解放军下了山》等,都由他作曲而唱红了军内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歌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是冯金发在中央电台为全国人民教唱的,在京的元帅们亲切接见了他,表扬他“作出了一个特殊的贡献”。
冯金发上世纪80年代调南京。在省文联工作期间,我和他共事多年。我们出差到全省各地,他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尤其是对我的家乡高邮,有深厚的情感。他带领我在高邮拍摄了电视剧《浊世清流》《少年王引之》《少年司马光》,多次组织省著名文艺家如庞瑞垠、赵绪成、烘炜、陈培光、洪维勤、徐宁、蒋义海、陈志泉、陈文生等到高邮采风,还邀请印尼皇宫艺术团在高邮文化宫举行专场演出。高邮文艺界的许多人都熟悉这位绥德汉子,很多人和他交上了知心朋友,他那激情豪放的歌唱,使人们久久难忘。
有人对他说:“你写反贪的内容不合时宜。”直率的冯金发生气了:“你们总是满眼歌舞升平,一味歌功颂德。我们写反腐倡廉的题材,对干部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有什么不好?”由他谱曲的歌曲《老百姓喜欢清廉的官》,庞瑞垠老师给予高度评价:“我要特别推荐作曲家冯金发作曲的《浊世清流》主题歌,这首歌言简意赅,爱憎分明,音乐苍凉雄浑,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每一位为官者沉吟深思。”孙家正为电视剧题写片名,那一年的《新华日报》《剧影月报》等都发了消息。1999年北京卫视元宵晚会,该歌曲由周金星演唱、中国京剧院伴舞,受到广泛好评。张百发看了节目以后,当夜打电话给北京电视台给予充分赞扬。由冯金发谱曲、反映高邮沼气建设成就的歌曲《幸福之光》被拍成MTV,参加全国农林系统的文艺展演,一直唱到了北京并获奖。
冯金发个性刚正豪爽。多年来,他把工资省下来的钱,一次次寄往陕西大山里的乡亲。在许多场合,只要有人请他唱歌,一概不拒绝却不取报酬。他幽默地说:“我就像一个卖唱的,听众的掌声就是对我的奖赏。”他还说:“如今的风气有些不正常了,有的人能唱唱歌,能写写画画,怎么一张嘴、一动笔,就先提钱?”
三年多来,冯金发犯肺纤维化疾病,被折磨得痛苦不堪。临终前,他嘱咐家人:“我死后,把骨灰带回陕西老家大山里。”他是农民的儿子,仍然要求回归养育他的家乡大地。
在他的追悼会上,我们夫妇流着泪注视着他安详的遗容,我想起了曾写给丛飞的一首词,是由冯金发谱曲的,那旋律很感人,一直回旋在我的耳畔。曲为心声,老冯的心灵似乎也像丛飞。现将《大爱》歌词抄录于后,以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你曾活跃在多少大大小小的舞台
你曾演唱过多少优美动听的歌曲
从未追求名车豪宅
也不迷恋灯红酒绿
为了培养大山里的娃娃
你一贫如洗在所不惜
你对美好的未来憧憬无限
你对伟大的祖国充满爱意
虽然你已经双眼紧闭
依然欣赏着春天的美丽
你是大爱如潮的浪花一朵
永远澎湃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