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9 00:00:00 作者:俞永军 来源:今日高邮
多次听武宁的南哥说,武陵岩漂流很有意思,于是乎心头燃起一股渴盼,越来越强烈,直至临近开学,还是按捺不住,终于和妻子、女儿踏上南去的征途。
武陵岩漂流位于庐山以西的武陵岩峡谷,在武宁县杨洲乡境内。它紧毗历史名山吴王峰,上傍驰名中外的弥陀寺,绵延数十公里,贯穿武陵岩国家森林公园,南倚赣北第一高峰——武陵岩神雾山,北入亚洲第一大土坝人工千岛湖——柘林湖。
在武宁到杨洲的路上,南哥不时嘱托我们要注意安全。他说,武陵岩漂流弯道多,水流急,岩石怪,稍不留神就会人仰船翻,坠入水中。我不以为然。去年,我们玩了号称“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漂流,导游也一个劲地聒噪:猛洞河漂流,“男人失(湿)足,女人失(湿)身”、“一路欢笑,一路尖叫”。结果呢,身上也许湿了,但尖叫倒没留下多少。湿身、湿足,也主要是一番鏖战后的“丰功伟绩”。
猛洞河漂流,你只要坐上皮筏子,就会安然无恙、无所顾忌,腾出两手,架上“大炮”(一种射程非常远、射量非常猛的水枪),瞄准目标,轰他个心花怒放、神采飞扬。原因很简单,船尾上的艄公始终撑一支长篙把持方向,偶尔趁你不备,将船撑入倾泻而下的瀑布,浇你个透心凉。你唯有捂住脑袋不停地尖叫,任噼里啪啦的水点击打身体。差不多时,他才响起拖着长长尾音的号子,猛下一篙,皮筏子迅速向急流更急处漫溯,留给你无尽的回味。
然而武陵岩漂流,你的两只手必须紧紧抓住“船桨”(一截毛竹,从中劈开,且削成上小下大的两片)随时“战斗”,要么控制船只,拼命地划,就像龙舟竞渡上的选手个个咬紧牙关憋红脸蛋挥舞手臂,否则皮筏子定会原地打转,甚至静止不动;要么化为武器,不停拍打水面,顿时击起无数水柱,四处飞溅,有的盖你一脸,有的湿你一身。此外,“船桨”还具有竹篙功能,你可以用它抵住石头,以免船只触礁;你可以用它抵住“邻居”,以免相互碰撞。
在猛洞河漂流,艄公也是导游,他会告诉你哪里是三角岩,哪里是鸡笼门,哪里是阎王滩,哪里是落水坑。就拿阎王滩来说,道狭而曲、凶且险,皮筏子一沉一浮,左右猛拐,即使经验丰富的艄公也卯足劲、憋红脸,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袭得一身浪花。而武陵岩漂流,尽管风姿绰约的凤凰池,动魄惊心的龙王庙,鬼斧神工的双龟岩,神秘莫测的仙人潭,栩栩如生的蟾蜍石,令人无限遐思与向往,但遗憾的是只留在景区介绍里。
也许今年“南旱北涝”,武陵岩漂流少了点惊险与刺激,多了点平淡与无奇。然而石怪、洞幽、草盛、林茂、山秀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顺流而下,峡谷幽暗、树木葱茏、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听南哥说,当初他玩的时候,下险滩,飞瀑激浪,有惊无险;过深潭,随波逐流,闻鸟观鱼,几十分钟就到了终点。而今呢,我们差不多漂了三个小时,尽管可以领略旖旎的自然风光,可以拥抱自然的无限乐趣,但更多的是腰酸臂痛、四肢乏力、口干舌燥。
上岸后,我们才知道错过了弥陀寺的磬声鼓韵,错过了吴王峰的峭壁凌云,错过了峡谷间的猿啼鸟语,错过了群山中的飞瀑流泉。但有一点我们没有忘记,那就是在炎炎烈日下、细流缓坡中,我和女儿靠两双手、两支桨撑到了尽头,游玩了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