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贝侯

2014-08-21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X县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而这个县的某些官员并不贫困。该县某局局长S,经人民群众检举揭发,检察院、法院调查核实,贪污受贿360万元,被判刑16年,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

S原是地区级机关的一名科长,调到X县任局长,虽然是平级调动,但权力大多了。他上任一个多月就盘人头了。有一位副局长要退休了,当然要提升一人递补,全局有几十名中层干部,提升谁?好几年前就有民谚云: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行移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这民谚似乎成了想升官者公开的经验,有时也有用、有效。S局长的门庭若市了。张三来看望,送上2万元;李四摸到了S局长的出生月日,在生日那一天送来5万元;王五第一次去拜见局长就送上20万元,S局长承认有准备提一名副局长的想法。隔了一个月,提拔副局长的事还没有什么动静,王五又登门了,再送上20万元,并挑明说:提升副局长的事,请局长关照。S局长有些动心了,副局长人选的天平开始向王五倾斜,并制订了一套提拔副局长的程序。首先召开全局人员大会,进行民意测验,结果保密,不宣布。明明是张三得票最多,S局长上报时却写成王五得票最多。不久,王五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副局长,第二天又向S局长送上20万元表示感谢。回家的路上,王副局长想:S局长新官上任真贝侯啊,当个副局长要花60万元!又暗暗发狠:买官的损失要捞回来!

S局长让王副局长分管重要的科、室。王五利用一切权力、一切机会捞钱,一年下来贪污受贿200万元,东窗事发,逮捕法办,被判8年徒刑,牵出了S局长。局里的工作人员议论道:S局长真贝侯,王副局长比S局长还要贝侯!

贝侯,《广韵》:胡道切,贪财貌。《广韵》的注音为hòu,第四声,而镇江、扬州、泰州一带读成第三声,音同“吼”。著名学者杨树达《长沙方言考·贝侯贝娄 》:“今长沙谓多以物入己曰贝侯,又曰贝娄。”长沙话里也有“贝侯”的用法,江淮一带却无“贝娄”的用法。

扬州一带有时会说:这个人穷贝侯。其实,有的人虽穷,但不贝侯;而有的人虽富,但仍贝侯。一个人贝侯与不贝侯,是由他的价值观、道德观所决定的。一个人贝侯了,他的良知善性就被蒙蔽了,甚至泯灭了。

江淮一带还称一个人的贪吃为贝侯,如:某人穷贝侯贝侯的。

小吴是某公司的办事员,公司的接待宴会他一般不参加,有时参加了,长幼有序,彬彬有礼,少讲话,少动筷。他爷爷常跟他说:一个人在饭桌上宁生穷命,不要生穷相。爷爷的教诲他记住了,做到了。戚科长几乎每天参加公司的接待宴会,吃相、吃品实在不敢恭维。一道菜上来,搛起又放下,放下又搛起,大块大块吃菜,大口大口喝酒,似旁若无人,有时弄得客人很尴尬;一起参加接待的其他人员私下议论道:戚科长的贝侯相好像三天没有吃饭似的。有人同他说过几次,他自我调侃道:戚科长本姓“吃”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