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夏 天

2014-08-11 00:00:00    作者:胡小飞    来源:今日高邮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几番梅雨过后,天总算放了晴。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矗立在池塘边,清晨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亲吻着水面,稚嫩的荷花含着晶莹的露珠脱水而出,不知不觉,已经入夏。炎炎夏日,满树蝉鸣,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过夏天。

两个月的暑假,不到两个礼拜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父亲见我闲得没事,一大早叫我去西圩放鸭。挑根长长的芦杆,顶头系块塑料布,一边吆喝,一边挥杆赶着憨态可掬的鸭群,拖着长长的队伍漫步在乡村的田野上。到了西圩,鸭群连跑带飞扑向河中,沿着河岸“沙沙”觅食,相互追赶逐水嬉戏,激起一阵阵水花。不远处聋爷也来西圩放鸭,细长的芦杆搁在树杈上,一顶草帽遮住脸庞,背靠大树在树荫下打盹。我也挑了个有荫凉的树桩坐下,津津有味地翻起了小人书。临近中午的时候,庄上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远远看见一个骑着自行车架着个木箱的身影,一边用木块敲打着木箱,一边不停地吆喝:“卖冰棍、卖冰棍……”我摇醒聋爷,给他打了个手语,让他帮我照看下鸭子,聋爷笑着点点头,我便飞一般往家跑去。赶到庄上,卖冰棍的已经走远,正在懊恼,母亲端个碗走了过来,里面赫然盛着一根赤豆冰棍。我笑着接过冰棍贪婪地咬了一大口,冰冷刺舌让人哆嗦不止,赶紧用手捂住嘴,生怕冰块滑落出来,轻咬一小口含在嘴里,融化在喉,冰爽甘甜直冲心田,最后剩下一根木棍,含在嘴里进进出出,直到不带一点甜味才舍得扔掉。

夏日午后,酷暑难当。母亲将堂屋清扫干净,拿张凉席铺在地上,让我和弟弟睡午觉。树上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我们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弟弟提议下河游泳,母亲拗不过,只好坐在后门口看着我们。一阵熏风拂过水面,几片柳叶飘落在水面上,伴着清澈的涟漪沉沉浮浮,小伙伴们纷纷聚拢过来,脱掉衣服往河里一钻。我们三五成群比赛栽水猛、摸河蚌,不会凫水的拿只澡盆当救生圈,慢慢往中间靠拢。弟弟胆小且不熟水性,只是用手抓着码头上的木桩,两脚用力拍打着水面,溅起很高的水花。

遇到阴天,我们便结对去河塘里钓龙虾。两三根小竹竿,每根竹竿上系根塑料线,逮只蛤蟆,肢解身体,连同内脏一起系在塑料线上当虾饵,一字排开放到河里。见到竹竿有动静便是龙虾挥舞着钳子在叮食诱饵,轻轻提起竹竿,小心翼翼取下龙虾扔到虾篓里养着,甩出虾饵继续钓,一两个小时下来,便是满满一篓。回到家,母亲将龙虾洗刷干净,剪掉短爪,抽掉尾筋,用菜油和白酒稍作炒拌,加入清水和葱蒜,中火烹烧。傍晚时分,我和弟弟搬来桌凳放到门口,一碟油浇蚕豆、一盆清水龙虾、一碗瓠子豆仁汤,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那时候没有椒盐,也没有十三香,但金色的虾黄溢在清汤之中,让人闻着鲜美异常,从坚硬的外壳里取出鲜嫩的虾肉,蘸上卤子放到嘴里,顿时鲜到喉咙。吃完龙虾,卤子也不浪费,倒在碗里拌饭,吃得我跟弟弟满嘴油黄,父母见了呵呵直笑。

那时候经常停电,一到晚上,除了零星的煤油灯,村里几乎一片漆黑,人们习惯在户外乘凉。我家东边便是一座水泥桥,母亲将桥面清扫干净,铺上一张草席,一家人坐在上面乘凉唠嗑。我和弟弟躺在大人中间,遥望着若隐若现的银河,听爷爷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偶尔一阵清风拂过,顿觉舒爽宜人。邻居们提着凳子、拿着蒲扇聚拢过来,十多个人在一起谈天说地,无论古今正书还是山村野史,老人们说得唾沫横飞,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神仙鬼怪和离奇轶事,什么张家老人死而复生、李家媳妇鬼神附体,还有人走晚路遇见鬼怪,他们不但能讲出主人公的名和姓,还能说出详细的居住地址,让人半信半疑,既害怕又刺激。不知不觉夜半的露水下来了,人们便陆续散了……

多少年以后,我曾独自站在乡村的桥头,盛夏的夜依然清幽,树影婆娑月光交错,一切安详而宁静。蟋蟀们依旧在草丛中零星地叫着,萤火虫依旧在夜空里飞来飞去,但童年的夏日似乎再难寻觅……夜深了,淡淡的月色透过书窗洒落到书架的相册上,拂过发黄的相片,看着童年的自己和背后的乡村,那份关于夏天的记忆久久沉积在脑中挥之不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