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9 00:00:00 作者:徐霞 来源:今日高邮
在城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从一个农村孩子变成一个从容安然的城里人,慢慢地在与城市交往与周旋中感受着她的美好。高邮越来越美的变化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在日常之中,不经意的美好溢满心头,甚至有时候生活本身也成为一种美。
父母家住在文游台附近,这里曾是高邮城繁华的地方,是我们外出求学乘车来回的必经之地。那时候除了文游台之外对这里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像是一个人家有些破落的门口。有一天母亲笑吟吟地说,文游台附近开始拆迁了,说是要建一个广场。当时我们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到文游广场建成之后,被母亲拉着去看那边热闹的广场舞的时候,才真的被震撼了。宽阔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市民们随着欢乐的节拍跳着幸福的舞步。我没有参与其中,而是伫立在广场上凝望着毛泽东手书的秦观《鹊桥仙》词,那委婉唯美的意境跨越了千年融入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非但没有任何的不合时宜,反而让后人觉得活在老百姓生活里的美才那么真实、那么充满活力。这种美是真正的诗意。
我住在蝶园脚下,喜欢在古城墙下的广场上漫步。牵着孩子的手,在广场的水边漫步。同样是热闹非凡的广场舞,但你一点也不会感觉嘈杂,而会在那广场的人工湖里看到一种生活的安然与恬静。魁楼和城墙有很多的故事,是关于高邮的故事,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就像是一个有经历的老人,故事不会让他们苍老,而是那种阅尽沧桑的安静。这也像是高邮老城的一种气度,徜徉其间你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好,这种美就是热闹生活中的一份宁静。
净土寺广场建成后,公公婆婆每天晚上都要去走一圈。华丽灿烂的灯光里古塔重新焕发了生机,就像是老人们幸福的晚年充满着活力。因为靠得近我有时候也叫上闺蜜一起去走上几圈,有时候也会畅想一下等许多年后我们也老的时候,也要每天到这广场上走,跳舞或者只是闲逛,都让人觉得充满了精气神。本来静穆的寺庙似乎与人间的烟火有些距离感,可是净土寺广场显得那么的和谐与自然。这种美来自于生活的幸福,她是动人心弦的活力之美。
我们的办公楼下也是一个市民广场,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能见到晨练散步的人们慢慢地散去。庄重的政府大院没有那么严肃的气氛,而是真正地成为老百姓自己的乐土。这让广场上“为人民服务”的石碑也并不那么官样,就是一句说给人民听的大实话。人民自己的广场看见人民的欢声笑语,这种幸福体现的是政府的民生情怀,就像是这没有阻挡的广场一样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开放之美。
我觉得最美的风景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在那些广场上你可以找到高邮最美的画面,这种美诗意、安静、充满活力并且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