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2 00:00:00 作者:朱玲 来源:今日高邮
袁大爷是我的邻居,今年六十七岁了。他有两个女儿。他同大女儿住。大女婿开了一个灯具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很是了得。大女儿平时的开销说是一掷千金一点也不为过,她每天除了打麻将,就是逛街。每次逛街不是带回来两三双鞋,就是三五件衣。购物是她排解空虚的主要方式。袁大爷是个农民,一分钱都是好的,哪里看得下女儿这副德行。嘴里常常念叨“作孽呀”。
袁大爷是个勤快人,家里的事他全包了。每天手不停脚不住。女儿要替他找个保姆,他舍不得钱,回回保姆上门了,都是他回了。他说,这点事都做不来,这人还有什么用?
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早上,他都是六点准时起床。先抓两把红枣泡起来,然后替外孙女蒸包子、下饺子,做好后,喊外孙女起床。外孙女吃早饭时,他开始替女儿磨豆浆。送走外孙女,女儿女婿已经起床了。他为女婿做鱼汤面。鱼是头天亲戚送的,他用增氧泵养着。早上现杀现做,女婿最喜欢吃这个。大家都吃过了,他自己才熬点粥,就着一小碟酱黄瓜慢慢地喝着。
吃过早饭,他骑电动车出去买菜。中午,他要做一桌子菜。毛豆烧仔鸡、长鱼烩肉、蟹粉狮子头、宫爆鸡丁、油焖大虾等等,都是他的拿手菜。
下午,他拖地擦窗。做些肉丸、虾饼、鱼圆放在冰柜里备用。女婿说不定哪一天就带了三朋四友来家吃饭。有时,他也做一些别具风味的面食,晚上佐餐。我尝过他做的黏饼,很好吃。将两块月饼碾碎,拌以研成碎末的黑芝麻和适量的白绵糖,作为馅。糯米粉掺开水揉成团,摘一小团搓成饼状,中间放入馅,做成饼,放在微波炉中高火5 分钟,低火4分钟,取出即成。
换季的时候,他收拾被褥。女儿女婿用的那个羊毛大垫褥都是他清洗。女儿要拿去干洗,他不肯。说洗得不干净。他将垫褥平放在楼上阳台上,浸透水,洒上洗衣粉,脱掉鞋袜,站在垫褥上来回使劲地踩,把灰尘污垢全踩出来,然后用清水漂净,放在太阳下暴晒。
他老伴三年前去世。去世前瘫在床上三年,他一天三次替她擦身,不断为她翻身。从不用保姆,也不让女儿插手,他一个人全做了去了。三年中老太太没有生过一点褥疮。
家务事其实挺多的。女儿怕他年纪大了,吃不消,说家里不缺这点钱,我少买一件衣服就够你一个月忙的了。强制地请来保姆,不准他做事。他顿时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干什么好。他不识字,书是不能看,麻将不会打,电视看一会就打瞌睡,哈拉子流了好长。索性关掉电视,上床去睡。睡足了,夜间又失眠,白天哈欠不断。眼看病都要惹上身,女儿只得回了那保姆,他又恢复了原来的灵活劲,浑身像装了弹簧,忙这忙那。手中洗着鱼,嘴里哼着《王瞎子算命》,“你姑娘二八一十单六春,三月初三黄昏戌时生……”
他不喜欢呆在空调房间内,吃过晚饭,拿张小凳,摇把蒲扇,去找门卫老人说着古话。他叹,一天又过去了……岁月逼仄得来了,忽已晚。
夕阳像长了脚的小兽,一点一点地移开。在向晚的黄昏里,他们,与时间,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