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00:00:00 作者:刘葵 来源:今日高邮
结束了三个月的新兵生活,我们要离开老山界回蚌埠大营房了。接上级命令,我们新兵一连去山里收购鸡蛋。第二天拂晓,我们带着干粮向山界纵深进发。
由于三个月的训练,对山界的周围地形比较熟悉,尽管寒风凛冽,我们一路小跑已翻越了几座山丘。到了中午,我们一向成绩冒尖的十三班才收了七十几只鸡蛋,班长急得满头大汗。我灵机一动,提出分头行动,班长采纳了我的建议。
顾不上吃饭的我,翻越了一座山丘,拐进一座小村庄。见村口有一户人家,门半掩着。我推门而入。迎面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嫂,上身穿着一件带补丁的碎花棉袄,下身穿着一条很旧的夏季草绿色军裤,很显眼但很不协调。她左边的小男孩睁着大眼睛看着我,右边岁数稍小一点的女孩,害羞地躲在她的背后。
还未等我开口,大嫂看到我喘着粗气,示意小男孩去舀水给我喝。我喘了一口气,一套即兴的谎话顺口而出:“嫂子,我是埠大营房的,马上要去前线打仗了,部队急需收购一些鸡蛋,你家有吗?”“有。”大嫂迟疑了下说,“你稍等一会。”她撂开小女孩的手,一阵风地出了门。我暗自庆幸编的谎言天衣无缝。
不一会儿,小男孩已将盛满了水的瓢送到我的面前。我蹲身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小男孩一点也不认生,摸了摸我的帽子,歪着头说:“同俺爹的一模一样唉。”其口气就像一名鉴赏家。小男孩回到屋里,再出屋时,头上带着一顶很旧的军帽,非常神气地对我说:“俺爹也是当兵的,专管你们,有四个兜。” 我连忙问了一句:“你爹在哪儿?”“我爹在这。”没注意间,小男孩已将一个很小的相框送到我的面前。
我双眼紧盯相框里的照片:一名高大的军人怀抱着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旁边很俊俏的妇女怀抱着一位婴儿,一种幸福的感觉扑面而来。我很清晰地辨别出,俊俏的妇女就是刚才见到的大嫂,但她的神情举止已经与照片相差很大。正思忖着,小男孩用小手指着照片说:“这是俺爹,这是俺娘,这是俺小妹。”我笑着说:“照片拍得不错,就是小了一点。”话音刚落,小女孩噘起小嘴说:“我爸有一张很大很大的照片。”
小男孩和小女孩一起拉着我走进屋内,空荡荡的室内一只很小的八仙桌上摆放着一张确实很大很大的照片,是一张写有“一等功臣”的遗像。我的视线瞬间模糊了。小男孩拿来一条毛巾递给我:“叔叔,你不要哭,俺娘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想不到,我的泪珠已滚落下来。十七岁的我,仿佛长大了许多,望着懂事的孩子我无言以对。
大嫂回来了。她用头巾裹着四十多只鸡蛋,风把她的头发吹得乱糟糟的。她看到我红红的眼圈似乎明白了什么。“俺家中只有五六只鸡蛋,前几天去集上换盐和酱油了,这是从邻居家中借的四十七只。小兄弟上前线可要小心,孩子他爹就是在战场上牺牲的。他如果活着的话,我们该多好啊。”大嫂叹了口气。 此时羞愧难当的我,连承认说谎的勇气都没有了。我掏尽身上仅有的三十几元钱放在桌上,似乎想弥补点什么。大嫂死活也不肯收。
我拿起小男孩手中的相框,将照片里似乎还活着的“一等功臣”仔细端详了一遍,并悄悄地将钱插在相框背面。面对大嫂的这份淳朴,我带着谎言匆匆告别了他们一家。
走在起伏的山路上,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从心底泛出的内疚感,让我再次回过头来,朝村口望了又望:大嫂一家还站在村口,娘儿仨的身影已隐隐约约;凛冽寒风中,她那不合身的草绿色的军裤还在飘动着。
每当想起二十多年前这段经历,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一条飘动的绿军裤,还有那娘儿仨的身影。这些,常常让我泪湿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