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00:00:00 作者:陈顺芳 来源:今日高邮
看过最牛的一个签名:老子来到这个世上就不想活着回去。这句话的玄妙也在于:谁不是呢,谁不是生了来再死了去?
谁都会说,人生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可又有几人能承认,只要是自己走就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天时、地利、人和,哪一个因素不牵涉着一个人的得失成败?谁又敢想象,人这辈子一个朋友也没有?学习也好,工作也好,任何集体活动都好,如若离了人群,怎么着都会是孤掌难鸣。
所以,我们再怎么独来独往,也需要依存于亲人与朋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就是最形象的说明。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样的要求够高;可能,生活中,泛泛之交才更接近朋友的概念。就像共同合作互相担待的同事关系,撇了这层关系,朋友愈发寥寥无几。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越是内心孤傲的人,越是远离人群的人,越是容易孤独。
孤独的时候,难免思绪的沸腾:不知道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多远,也缺乏真正的笃定的理想;日复一日的工作的平淡,让人怀疑,是否就这样一成不变没了转机与生气;再阅历了一些以后,在人际关系上,在情感世界里,在家庭生活里,仍旧不乏矛盾、彷徨,与成长……
孤独的进一步境界,是一头扎在生活的琐碎里的忙碌与焦灼。忙碌又是不得已的,只要食人间烟火,就避不开奔波与忙碌;焦灼,是因为心中总想有进一步的拓展或突破,总想给自己寻一方天空、寻一点机会的渴求。
这种内心的渴求,在现实里努力生存与平衡的时候,并难以获得理解与实现的时候,便形成了困苦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即使巧笑嫣然,也抵挡不住内心的遐想恍惚;是即使忙得不可开交晕头转向,也无法阻挡内心的惊涛骇浪狼奔豕突……
孤独的至高境界,是经了时间的积淀以后,思想更为成熟,目标更为笃定……孤独的魅力,最终体现于,能把单调平凡的日子,打造得更为生动、丰满、精彩……
所以,无论是否独来独往,也无论是否熙来攘往,不如就珍惜这越来越难能可贵的孤独时光吧。不是有说“耐得住繁华,也要守得住孤独寂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