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5 00:00:00 作者: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日报》以《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为题,报道了高邮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事迹,我也被报道其中。脚伤后,我就思量着虽不能参赛,总得为跑协做点什么,于是想到了拍摄,就报名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毕生还是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穿上红马甲,为避免脚伤的疼痛及便于拍摄,我骑上电动车行驶在赛道上,任意调换方位,随时捕捉运动员最精彩的瞬间。走进赛场,随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咨询服务、引导指路、捡拾垃圾、搬运物资、维持秩序、发放物品、回收芯片……他们就是市红马甲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这个队伍中也不乏在校学生志愿者和游泳协会、自行车协会的朋友们。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虽说是政府主办,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具体事情相当繁杂,绝大部分都是跑步协会的跑友们亲力亲为,他们深知,高邮大运河马拉松赛事不光是跑友的事,更是高邮人民的一张明片。他们虽然没有穿红马甲,却也是名副其实的志愿者,真正的义工。
志愿者,在国外或港台地区称为“义务工作者”,简称“义工”或“志工”。2003年我去韩国参加学术研讨期间,先后参观了花园疗养院和山清疗养院(麻风病院),院内到处可见到义工的身影,各阶层人士都有,其中还有小学生。义工活动在韩国已形成了一个良好社会风气,能使参与者获得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基层社会的极好机会,这不仅能丰富生活阅历,也有助于强化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改善社会风气,确立敬业精神起着积极作用。
活跃在赛场的运动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赛场内外的志愿者们也是一道美丽风景线,他们的热情服务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样受到大家的称赞,比赛也因为红马甲的参与而更精彩。马拉松运动近年来人气飙升,上马、北马等异常火爆,往往一票难求,高邮运马的影响也迅速扩大。一碗稀饭、一只咸蛋、两只茶干、一条大毛巾一把澡、免费旅游本地景点等细微服务,体现了运马组织者的人文关怀,也渗透着志愿者的辛勤劳动。相信运马必将成为高邮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红马甲的队伍必将迅速扩大,马拉松赛事与红马甲将是伴生伴随的两朵绽放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