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00:00:00 作者:赵洪林 来源:今日高邮
我读书很随意的。
一本书真的有让我阅读的欲望,一口气定能读完。想熟悉拉斯蒂涅,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我坐在床头一个晚上将它读完;要了解罗勃特·金凯的罗曼史,没有文本,我在网上下载了电子书《廊桥遗梦》,一杯咖啡的工夫浏览结束;急着要见于连,《红与黑》花两三个晚上也就读完了。有的考试书,肯定是在规定的期限内看完,并记住考查内容的,因此,厚厚的十几本书,要啃好几遍的,这样的看书我喜欢叫“啃黑面包”。
更多的时候是纯粹的休闲。
书房小憩时就一本书翻几页,也不计划什么时候读完它,书橱里不断有新书上架,要是每本书都字字落实,一句不落,那是不现实的。一般都是浏览,欣赏欣赏封面、封底,看看目录,读读序跋,再摘读几章,一本书就算看过了。不要紧,说不定哪天又翻出来读了。
《论语》《菜根谭》《闲情偶寄》《随园诗话》这样的书放在床头天天读的。信手拿来一本,随便翻翻,咀嚼咀嚼,哪怕是读上一两句也觉充实。人家说“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我把烟换成书,也快活得了不得。不断聆听孔子的教育,调整言行举止,使自己更趋儒雅;和洪应明促膝谈心,一起品味菜根香,生活变得从容、淡定;走进李渔的生活,聊叙生活闲情;拜访随园,听袁枚讲诗人、诗景、诗理、诗情……
有些像《红楼梦》《荆棘鸟》《唐吉诃德》这样的长书读一遍是不够的,还要读两遍、三遍;有的书上个暑假没读完,这个暑假再继续读。米契尔的《飘》很早的时候就听说,只是出于好奇,偶尔在书店里拿眼睛瞅一瞅。学中文的时候,又接触到关于该书评论的文字,开始注意起它来,不久案头终于有了一套,但也只是粗粗浏览。偶然看了影片《乱世佳人》后,对斯佳丽渐渐感了兴趣,就打开书阅读了,毕竟是读长书,钻进去还是比较困难的,上册读了一半就下不去了,放在床头柜上睡前翻几页,然后悄然入梦……暑假里,忽然有一天,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斯佳丽又走到了眼前,于是,一口气将全书读完。读长书,踱步时光隧道,和书中人物一起或喜或悲,或哭或笑,或祸或福,或成或败,或舛或顺……
别着急,有的书要读它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