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3 00:00:00 作者:佟道庆 来源:今日高邮
克拉玛依人说,不去乌尔禾就不算真正到过克拉玛依,正如没到长城不算到达过中国一样。
乌尔禾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一百多公里处。原以为在没有任何草木的戈壁上行车会很寂寞的,其实217国道中的这一段并不冷清,除油田工程车外,更多的是各地旅游大巴和私家车。这些游人和我一样都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带着希冀,穿越北疆这片热土,去感受克拉玛依采油区的风采,去探索世界魔鬼城的奥秘。
这真是一片富得流油的戈壁滩。小车驶离市郊不久,左右车窗外便是无尽的采油机在上下翻转。这片气势恢宏的钢铁森林面积多大?放眼望去无边无涯云天相接。采油机的色彩并不单一,五颜六色瑰丽多姿。这些采油机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常年累月在戈壁滩上排列布阵,风刀雪剑无所畏惧,可以想见表面平静的戈壁滩下边,黑色金子源源不断地在地下管网中汩汩流淌,从炼油厂又流向祖国城乡各地。217国道旁时见便道和免费停车场,可供游人停车休息或近距离参观采油区。据介绍,这片乌尔禾采油区属于克拉玛依油田新港作业分公司的稀油作业区。所谓“稀油”,即世界石油家族中的珍品,其产量多年前已突破年产千万吨大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克拉玛依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停车场休息的游人,纷纷以大油田为背景拍照,将这片油田风采带给亲朋友好,把那种自豪和温暖永留心间。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距乌尔禾镇西北15公里戈壁深处,这是一片独特的风蚀雅丹地貌,大小山丘形状怪异。当地蒙古人称为“苏鲁木哈克”,意即魔鬼城。据介绍,亿万年前这里是巨大湖泊,生长着十分茂盛的各类植物,湖水中栖息繁衍着许多远古动物,是各类恐龙的故乡。后经多次地壳升降变迁,湖水消失,湖泊变成陆地瀚海。1964年发现这里石油储量极丰,还先后发掘出多具骨架完全的乌尔禾剑龙、克拉玛依龙以及20多米长的巨型恐龙化石。经过亿万年风雨剥蚀,内陆瀚海逐渐形成深浅不一的沟谷,高低错落的山丘,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成一座扑朔迷离的城堡。
乌尔禾魔鬼城为5A级旅游景点,停车场很大。下车四望皆为黄土色,近大门处仅有一棵绿柳养眼。骄阳下游客只好进入大型彩钢棚下乘凉休息。地处戈壁深处的景区,餐厅宾馆商场客服部应有尽有,游人很多。“入城”处建有候车大厅,游客在此购票乘轨道列车入城。一列轨道车10—12节开放式车厢,座椅舒适,车速很慢,讲解员随车边行边讲。随着讲解员的指点,沿途所见山丘皆现出形似或神似的景象:有的如城堡街道,有的似亭台楼阁,有的像庙宇佛殿,有的似黄牛耕耘,有的如大粮仓,有的如石猴观海,有的如雄狮横卧、大鹏展翅,有的像布达拉宫、沙漠驼队……在轨道车上远处观看,你会赞叹它的雄伟壮观,你更会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景区中心广场是轨道车终点站。游人下车可以去骑骆驼,可以乘坐沙漠摩托去沙丘冲浪,可是当我一人步行深入山丘之间,四周寸草不生悄无声息,如坠入无涯的死海,一种荒凉中的恐怖浮上心头。据说,乌尔禾风城地处戈壁风口,每当风起,这里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山丘间穿梭回旋,风速可达10—12级,其声如狼嗥虎啸,鬼哭神号,若是月色惨淡的夜晚,更为恐怖。我想这大约就是魔鬼城名称的由来。出城仍坐轨道车,当我再次细览这座名声显赫的“城堡”时,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所谓魔鬼城者实在是一处难得的大自然雕塑艺术之宫,创造奇迹的艺术大师是大漠风,大漠风经历千万年不懈的努力才创造出的杰作,这也是乌尔禾魔鬼城独特之美。常有电影、电视剧来此拍摄外景。
乌尔禾镇地处戈壁低凹处,这里有水有草有树有人居住,是乌尔禾区政府机关所在地,加之邻近风景区,市场较繁荣,大城市商场的货,这里市面上都可以买到。有两处记忆特深:一是有家餐厅名称很特别,叫“四十九丸子馆”,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217国道49公里处的戈壁上开了一家路边店,为来往司机供应牛肉丸子汤,因为价廉物美,很快扬名,目前已发展为四十九丸子公司,全国连锁,仅新疆就开连锁店260多家。一种猎奇和从众心理引我走进这家餐馆二楼,餐厅宽敞明亮干净,北方惯用的大海碗端上桌了,碗中的汤汁用牛肉、笋片、木耳、粉条、白菜等调制,十个如杏子大小的牛肉丸子在宽汤中浮动,香气扑鼻,佐料如盐、辣子、醋自取,主食是免费的“油踏子”(类似南方花卷),松软可口。这顿中饭只花15元,至今还齿间留香令人念想。其二乌尔禾镇奇石店多,一般综合商店里也有奇石柜台,街上摆地摊卖石头的更是一家连一家。这让我想起“魔鬼城”售物大厅,也是玩具少,食品少,70%的柜面卖石头,石头奇形怪状大小都有,而且都是用“远古戈壁石”的标牌。价格有成千上万一块的,千元以下的石头很多,最便宜的100元可以买一小柳筐带回家把玩。何来这么多石头?原来中哈输油管道和西气东输管线工程均穿越乌尔禾地区。施工中有大量戈壁石被翻出地表,工程结束了还有大量形态各异的石块裸露荒源,也就更加丰富了今天的乌尔禾奇石市场。行车途中我也走进输油管线附近的荒原上寻觅戈壁石。遍地皆是,捡得眼花,终于选中一块带回。如今这块褐红色、手掌大小,细看像寿星又像观音的戈壁石就端放书案头,每当把玩它就像触摸到远古洪荒,轻轻敲击似乎听得见远古的风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