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4 00:00:00 作者:蒙龙 来源:今日高邮
去年,我留意观察了一下,九十月间,大大小小的饭店,就打出了预订年夜饭的广告。有人说,这是商家的噱头,是十足的炒作,哪有那么早订年夜饭的。你还别说,下手迟了,还真的没有空位置等你。
今年春节后上班,听一位朋友说,他们家原来准备在家里吃年夜饭,后来家里人一合计,家里挤挤挨挨的不舒服,也很费事,不如到饭店来得爽快,吃过碗一推,付钱走人。所以,决定到饭店吃年夜饭。谁知,一连跑了几家饭店,饭店都打招呼,早满了。最后,还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饭店找到了空间,店家还说,本来是留给自己家里用,让给你吧。
年夜饭是城里人的说法,农村老家叫团圆饭,也就是大年三十的那顿晚饭。对于那顿晚饭,老家人看得很重,不管你在哪里,能回来一定得回来,不管分家与否(过去一家弟兄多,往往分开单过),也不管父子、婆媳关系好不好,那顿晚饭是要合起来吃的。团圆饭一说,也许因此而来。我以为,团圆是目的,吃饭只是手段。
饭桌上,说是吃饭,其实内容还挺丰富。久别重逢的,畅叙离情别绪;分开单过的,借机聊聊一年的收获、新年的打算;父子、婆媳关系不睦的,也可在饭桌上得到沟通化解,有时儿媳不好意思开口与公婆打招呼,就借着小孩的嘴说事,“给爷爷奶奶夹菜”、“给爷爷奶奶敬酒”,公婆见状也不摆架子,乐得借梯下楼,顺势说,“叫你妈妈吃”、“夹给你妈妈吃”,一家人和和气气,其乐融融,达到了团圆的目的。
有生以来,我在这样的氛围里吃过一顿顿团圆饭,度过一个个除夕夜。时过境迁,老家人对团圆饭似乎越来越重视了,也难怪,青壮年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在城里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两次,春节回家,能不团圆团圆吗?平时回家,不一定在家里吃饭,走走亲戚,看看朋友,但年三十那顿晚饭一定要在家里吃,否则,就不叫团圆饭了。当然,一般人也不会在大年三十请客,哪家不要团圆呢?
有一年,我在离老家几十里的镇中学教书,一进腊月,妈妈就托人带信催我早点回家过年,哪知道一拖就拖到腊月二十九,准备三十大早乘车回去。谁知二十九夜里下了一场大雪,路上积雪很深,路面冻得如铁板般结实,乘车回去是不可能的。妈妈在家里盼望,我的小家又没有准备年货。正在我两难的时候,下午家里请人开来一条挂桨船接我们三口回家。妈妈看到我们,高兴得难以形容。那一年团圆饭吃得比任何一年都更加开心。如果我们不回去,年迈的父母一定很沮丧,团圆饭的欢乐程度也一定大打折扣。
城里人接受的信息多,脑子也好使,往往领起新潮流。不知从哪一年起,城里人想着到饭店吃年夜饭,本该大年三十歇业的饭店硬是挤出笑脸迎宾纳客,恭喜发财。城里人有城里人的说头,房子小,地方窄,三五个人就显拥挤,十个八个人还不打架。再说一顿年夜饭要前后忙几天,不值得。有的人家还让饭店准备音响,边吃边唱,弥漫着现代气息。其实,真正的城里人又有多少呢,多数人还是从农村进城的,洗脚上城,思想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真是环境造人。
尽管在饭店吃年夜饭有诸多方便,我还是以为不如在家里温馨、快乐,在饭店吃饭仅是吃饭而已,在家里吃饭,除了吃饭还有深义在,那就是团圆。
我总是不习惯把年三十那顿晚饭叫做年夜饭,我一直称其为团圆饭,也没想过要到饭店吃团圆饭。这些可能都改不了啦,改不改纯属个人行为,碍不着其他人,那就不改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