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7 00:00:00 作者:叶鸿鸣 来源:今日高邮
五姨娘离开我们已两年多了,每当想起她,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怀念之情。她生前的音容笑貌,她在世时做人处事的行为表现,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映现。
五姨娘终年虚93岁。她出生于一个勤俭积德的家庭,祖居现今的高邮营南。我外婆共生六女一男。女儿们个个出落得如花似玉,聪明健美,心灵手巧,亦能吃苦耐劳。在外婆的言传身教下,姊妹们无论是种田,搞副业生产,抑或是做针线女红,粗细生活都拿得出,家中的日子过得很红火。
外公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高邮北门大街北段的镇泰昌南货店当上了管事,就把五姨娘嫁给了镇泰昌对门的盛元隆麻线店周家。周家是个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一向家风严谨,父慈子孝,相处和睦,家业一派兴旺。五姨娘在娘婆二家优良家风的熏陶下,在大家庭和谐环境的影响下,在长期生活实践的锻炼中,培养了自己健全的性格和品质,为一生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公私合营以后,五姨娘进了日杂商店上班。她以其精明强干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把营业员、采购员等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多次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并被提拔为商店经理。她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历次运动中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高邮防汛抗洪运动中,五姨娘带头将家中3面院墙献给政府,让人拆去运到河堤上挡浪;在私房改造中,将7间房屋交给政府改为公房;五姨娘生有四个儿子,她先后将三个儿子下放农村,又将三个儿子分别送入军营。其中大儿子在部队英勇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百善孝为先,五姨娘是个孝老爱亲的好媳妇,她把孝道始终贯穿于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对自己的婆母,更是比女儿还贴心,处处尊重她,凡事都与她商量,逢年过节都要为她做点新衣新鞋穿。当婆婆七八十岁生活不能自理时,五姨娘就帮她洗头、洗脚、洗澡、洗衣被、绞脸、剪指甲等。她婆母一直活到八十八岁病故,对媳妇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在人与人相互关系中,五姨娘努力践行人们一贯提倡的“和为贵”思想,处处充当和事佬,细心化解亲邻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有姑嫂两人,姑子传了外面的闲言杂语,嫂子听后气得休克过去,五姨娘立即请医生来家救治,并对双方做了大量劝解工作,终将事态平息。有妯娌两人,一方觉得弟兄之间住房面积不公平,趁侄儿装修婚房时发难,要讨说法。五姨娘从中耐心说服一方要顾全大局,并同意她家在后院空地上搭建一大间房以缓解困难,使矛盾妥善解决。有婆媳两个,由于性格不合存在矛盾,五姨娘对双方进行了针对性的思想疏导工作,关系有了缓和。有弟兄三个,在父母的遗产处理上闹了意见,五姨娘分别与他们沟通,并对各人分得的物件作适当调整,使矛盾得以摆平,从此弟兄们和好如初。
五姨娘毕生所恪守的信条是积德行善,她帮难济困、助人为乐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1959年,五姨娘的三叔不幸病故,当时家中经济尚不宽裕,三叔母没了主意。在危急时刻五姨娘站出来了。她把五姨父关店时分得的板材拿出来,为三叔打了一口棺材,并凑了一些钱把三叔父的丧事料理得停停当当,三叔母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五姨娘能说会道,贤慧能干,娘婆二家人口多,侄儿侄女等晚辈算算有二三十个,其中的大多数在谈恋爱、结婚成家过程中,都得到过五姨娘的关心和帮助,也有姨娘参与筹划和亲自帮助操办。五姨娘怀着一颗慈母般的心,以饱满的热情把一个个后辈引上人生的道路,她自己也非常快乐。
由于五姨娘做人处事实在,人缘好,人们都愿意与她交往。她一生中还认了几个干儿干女,一直与她关系密切,来往不断。干儿子在五姨娘家吃住了几年,并在荷花塘小学上了几年学才回到船上的家。龙虬的干女儿在亨大集团服装厂工作,由于路程太远,五姨娘也让她来家吃住,就近上班,直到她出嫁才离开。孔子说“仁者爱人”,不管有亲还是没亲,五姨娘总是以一片无疆的大爱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