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00:00:00 作者:高晓春 来源:今日高邮
去年初秋时,我们几个同学特意去看望了教我们初中语文的方老师。当我们齐刷刷地快到方老师家门口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微笑地颤抖着右手坐在轮椅车上,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快步向前,方老师那皱纹纵深的脸上出现许多深褐色的老人斑,一见到我们,哆嗦着紧紧抓住我的手不放,久久不语。我心里一紧,倒是旁边的师母平和地说,方老师在15年前,累倒在讲台上,幸亏抢救及时,这是“脑中风”留下的后遗症。
坐在轮椅车上的方老师示意同学们坐下来,可大家还是依偎着轮椅,有人抓着他的手,有人蹲在他面前,彼此看着……我关切地问:“方老师,您现在生活好吗?”方老师含笑点头。其实同学们心里都清楚,生性倔强的方老师患病纯粹是事业心太强酿成的。他从民办教师开始,辛勤执教10余载,常加班加点,受到师生赞许,后通过自学考试转成公办教师,当了我们的班主任。那时同学们最爱听方老师讲的语文课,依稀记得方老师英姿勃勃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手执教鞭,激扬文字,吱吱喳喳写下漂亮的粉笔字。那口若悬河栩栩如生的讲解,让我至今也不忘却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
有一次,方老师让调皮的我留下来背诵《出师表》。记得我刚从嘴角挤出句:“先帝创业未半……”就出现磨牙搓手的情景。方老师非但没责怪我,反而拍着我肩膀和蔼地说道,回去再读读,明天再背吧。后来,天慢慢黯淡下来,他又骑自行车送我回家,路上还鼓励我珍惜时光,勤奋学习……
方老师58岁患病住院时,我曾去医院看望他,那时,他深度昏迷。曾经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他,一直以顽强毅力同病魔抗争,出院后每天坚持锻炼,为了能重新走路,在师母的搀扶下,艰难地迈着趔趄的步伐,不知摔了多少跟头,即便如此,还不忘学习,坚持读书看报。心态达观的方老师身体康复稳中有进。
我们难舍难分地告别了方老师。回到单位,我将曾经执教我们老师的通讯地址加到“微信群”中,并附言:请同学们抽空看望执教的老师,因为他们正渐渐老去,哪怕打电话问候亦可。
老师,您慢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