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庄上通了公交车

2014-12-02 00:00:00    作者:史德元    来源:今日高邮

“这车干净亮堂,乘坐舒服,上下方便,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庄上通了公交车,是我们祖祖辈辈想都没想过的事呀,现在上街购物、出门办事搭车多方便啦!”“如今,庄上的公交车通到镇里,镇上的公交车连接城市四面八方,真正实现了客运公交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生活大变化了。”这是庄上人自通上公交车后,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大实话。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乡下人,见证了乡村交通变化、老百姓生活的历史和现状。

老家地处水荡地区,村庄偏僻,四面环水,过去出门不是撑船就是荡桨,有时还要过摆渡,河宽、桥多、路窄、荡大,成了老家的“水乡风景图”。以前,住着六百多户三千多人口的大庄子,仅有庄北的一座小木桥与外连接相通,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庄上人要想上趟街十分不容易,要想出趟远门更是难上加难了。

记得一九八○年夏季,我参加了高考,距离庄子二十里外的街上的临泽中学,是高考地点。我过小桥、走小路,步行三个多小时才赶到目的地。三天考试结束,记得那天傍晚下起了雷阵雨,风在吼,雨在下,我和一道参加高考的几个同学,冒雨摸黑往家赶,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滑倒了又爬起,跌了几个跟头,夜里十点多钟才到家。早已等候在庄北桥头拎着马灯的老母亲,望着浑身湿透、满身泥巴的我,十分心疼,一把搂着我说:“乖乖,到家就是好,妈妈这才放心。”随后,还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唉,生在乡下,这路多难走啊!”

提到交通不便、出行难,还有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九八五年农历正月初六,是我结婚的日子,当时就是因为出行不方便让父母犯了愁。为筹办结婚当天酒席,需要买厨料等必用品,初四一大早,老父亲跟生产队借了条木船,顺便堆上二三十捆芦柴,撑船打篙近三十里,到兴化城卖了芦柴,打回厨料,吃了不少辛苦。结婚当天,妻子也是坐的扎得红红火火的“新娘子船”,俗称“轿子船”,走水路被接回家的。地处偏僻的庄子,不通公路、不通汽车,出行不知有多难。

如今,庄上通了公交车,快捷又方便。俗话说:“要得富,先修路。”近年来,庄上发挥荡滩资源多、养殖面积大、集体经济好的优势,大力兴办民生实事项目,加快路桥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庄上,先是通了沙石路,后又铺成立砖路,直到如见全部建成了水泥路,路两旁栽上了常青花木,配备了养路工、保洁员,投入数十万元新建了通庄的“凤凰桥”“菜花桥”“十号河大桥”,装上了照明路灯,解决了“行路难、过桥难”等问题,庄上人生活如同爬楼梯吃甘蔗——步步高、节节甜。去年元旦庄上通上公交车,村民们更是喜上眉梢、乐在心头。

过去穷乡僻壤,如今交通兴旺。庄子东连甘临路、西接安大路、北靠营舜路,庄上公交通集镇,集镇交通更发达,不仅有开通县城的短途公共汽车,还有近开“宁、镇、扬”、远达“苏、锡、常”、直通“大上海”的长途大巴,通过坐公交,还能直通扬泰机场、京沪高速。过去上街好似相距千里,现在去京沪如同近在咫尺。我儿子、媳妇在苏州工作、定居,逢年过节回来方便自如,私家车三小时可到家;孙子在集镇上幼儿园,来去车辆接送;近距离办事,出远门旅游,坐上通庄的公交车想到哪能到哪。

庄上通了公交车,不仅圆上了庄户人盼望多年的“班车梦”,而且也使城乡交流、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