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00:00:00 作者:周荣池 来源:今日高邮
姑妈做的晚饭,汤是一碗青菜汤。很久没有吃到这种软烂甜味的青菜,便问她是不是用了荤汤的缘故。回答说不是,就是菜汤,她说经霜的菜就这种甜味。心里微微一震,想想自己还穿着单薄,乡下已经下霜了么?
这么想并没有说出来,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想得有点怪怪的,城里和农村都是下霜的,只是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人就像是一株流浪的植物,乡下的孩子进了城里这才几年,竟然不知道下霜的时节了。进了城的人和进了暖房的植物一样,变得矫情,变得有些忘乎所以,连下霜这么简单的时令节刻都不知道了。
那种寒冷的日子突然就回到了心里,一碗温暖的青菜汤里感觉到了忘却过去的寒意。
霜前冷,雪后寒。晚上睡觉之前周身的寒意,舍不得脱下那破棉袄,进入冰凉的被窝里。母亲常说,晚上舍不得热棉袄,早上舍不得热被窝,就是这样的感觉。下霜之前的寒冷虽然很多年后在课本上被科学知识所解释通了,但是那种寒冷的感觉真的不是想通了就能面对的。一次夜行回家,皓月朗朗的村庄里,一切都安然入梦了。只见那路边晶莹的霜落在枯黄的草上,这让夜色突然有了一点生机,寒冷也变得多了些别样的意趣,忍不住想要去抓一把那会即刻融化的霜。这比雪更有意味,看见却又抓不住的东西,有一些别样的意味,看见的又倏忽间消失的事物是一种状态,一种真实而又虚幻的状态,这种感觉有些诗意甚至禅味。
经霜的草木并不都是凋零,有些反而是生机勃勃。倒不是有那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傲,那些卑微的草本也有一种坚守的心志,这一点和我们这些顽强的孩子也有几分相似之处。经霜的草木碧绿得坚强,有些蔬菜似乎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更可喜。譬如豌豆苗,村里人叫做安菜头的家常蔬菜,下霜之前也有采来吃的,但总是干瘪无味,只有经霜之后反而才鲜嫩可口。每次在菜场买回安菜头,上桌的时候自己也会念叨,下过霜的蔬菜就是水润香甜。这种感觉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证据了。有时候想到我们这些乡下长大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什么甜美的生活,心里也没有什么奢望,倒是艰苦的遭遇让我们越发生气盎然。想想那些滴水成冻的日子里,抖抖索索地从昏暗的清晨里醒来,双手和脸蛋冻得通红的,却依然哈着热气把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好,然后兴高采烈地拎着书包去上学。路边看见霜雪,有时候还抓一把放在手上把玩,不一会手上就都暖洋洋的了。
下霜的场景很久不见了,安逸生活的自己竟然忘记了这样一个时节里总会出现的景象。并没有为看似悠哉的生活而得意,而是为自己的忘却有些脸红,却仍旧只能矫情地说一句:想念那些下霜的日子,想念那些经霜的草木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