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护城河

2014-11-20 00:00:00    作者:朱 玲    来源:今日高邮

每天吃过晚饭,出来沿着城河散步。

如今的城河淤泥清除干净,两岸砌上石栏杆,栏杆上装上彩色的灯带,夜晚灯光闪烁,水波荡漾,宛若两条璀璨的游龙,盘着一条幽光闪闪的缎带,十分美丽。如果说如今的城河是一个插金佩玉、拖着裙裾的贵妇人,那么,我记忆中小时的城河就是一个簪花戴草、荆衣布衩的母亲。

那时候,我家住在小巷深处。小巷似一口幽深的井,井底,就是城河。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路,从家门口一直蜿蜒至河边,拾阶而下,站在河边的码头上,可以看到河底的水草摇曳。河两岸长满了垂杨柳、刺槐,巨大的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还有野草、野花。到河边洗汰的小丫头,总是跳过去,摘朵野花簪在鬓边,傻傻地问旁边的小伙伴,好看吗?清纯的河水衬得小丫头眼睛亮晶晶的,真是好看。这时,河那边,倚门的妇人端着饭碗,遥遥递过话来,丫头洗菜哪。这边应,嗯唉。

每天清晨,我的母亲早早起床,稍作梳洗,就从门边提着两个空水桶到河边担水去了。等把齐腰深的大水缸贮满水,母亲抹一下额上沁出的汗珠,开炭炉门开始做早饭。那年头,家家门边都安个大水缸,早上贮满水,拈两块矾搁缸内,沉淀杂质,这一天的吃水就不用愁了。

我有个小伙伴,7岁时,口渴,家里没人,自己搬张小凳站在缸边舀水喝,不小心翻到缸内淹死了。他的母亲伏在缸沿上哭得死去活来,有人拉她坐下,她却乘人不备,拿了把铁锤把缸砸了,水漫了一地。她趴在地上哭喊,水啊,我恨死你了。恨有多少,爱就有多少。世上的道理,原就是这么简单。她在床上睡了十几天,我又看到她去河边淘米洗菜,挑水浣衣。后来她的腹部渐渐隆起,七个多月了,还拿条毛巾偎在河边擦身子,说,用河水洗身子,将来孩子的皮肤就像水一样光滑。完全一副幸福的小女人样子。我扭头看河水,河水还是那样,不喜不悲,不惊不乍,如一位博学多才的智人。

我8岁就能帮家里下河边淘米、洗菜、洗碗,下河边时我们总是几个女孩结伴去,我们叮叮冬冬的奔跑声在幽深的小巷内回响。到河边,先不忙着洗涮,拿一条毛巾,一人抓一边,向河里一网,提起来,水滤去,看见七八条指甲尖大的小鱼在毛巾上惊慌失措地蹦跳,我们开心地大笑,笑声跌落在河里,也成了一条条欢快的小鱼,荡起层层涟漪。

夏天,我们放学归来,把书包挂在树枝上,脱下裙子,穿着短裤褂,泅入水里,水温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肌肤,如母亲的手掌。我们徜徉在水中嬉戏,惬意极了。

冬天,河面结冰,站在码头上,可窥见冰层下水晶一般封存的青草,碧玉般可爱。我们用砖头砸个窟窿,蹲着洗涮。水暖暖的,不刺骨。要过年的时候,我跟母亲下河边洗被。母亲蹲着用捶衣棒狠狠地捶被,捶得水花四溅,而后在水里左右摆动。整干的时候,母亲唤我抓住被的一端,她使劲地向一个方向拧,直到把水控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上了自来水,不用河水了。河,如盲人的眼,萎缩了。河床堵塞,河面污物杂陈。近年来,政府花大力气修复,在河边建回廊,修六角亭。河成了人们散步、休憩的好去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