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3 00:00:00 作者:陈顺芳 来源:今日高邮
这是一个全民写作的年代,所以请原谅,我这才疏学浅、工作与文字相关不大的一个人,也敢写字。
2012年的5月,我的文字第一次被印成了铅字。打开博客,还能查找到当时写下的一段话:“虽然是小报,虽然这也不能代表什么,但终归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迈步、一个跨越。它予我的意义非同一般,这诸多的复杂的意义,也唯有自己明了。曾经觉得自己很荒唐,找不到方向似的。其实即使至今仍觉得一种迷茫。我还是不知道会走在怎样的路上,不知道会在怎样的路上走出多远。我还是满怀向往,在一个遥远的不敢确定的地方……”
虽然提起了笔,虽然这一路走来也有文字散见报端,但,仍旧惴惴焉。
直到此次,有幸参加了一个主题为“坚持人民为本,放飞文学梦想”的金秋笔会。
此次的笔会,风格是,实践与学习并重。上午,是与众多素未谋面的文友一起,对高邮的许多古风新貌进行采风。下午,是听取领导与代表的发言、讨论,以供我们学习。
这次的笔会活动,真的是让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首先,我有幸见识了许多仅是在报纸上见到过名字的文友。一直景仰他们的文字,那种信手拈来的流畅,那种妙笔生花的诙谐机智,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读后也会让人沉思、感叹,抑或忍俊不禁、会心一笑。这样的文字,于我来说一直魅力无穷。我很高兴,见到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可能有的生分、冷峻与刻板;我很高兴,与他们一起,觉得自己也濡染了一点文化人的气息。
其次,作为一个算是初出茅庐的资质也较愚钝的写作者,在此次座谈会上,明白了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文字与文学的区别,比如副刊的特色与需求,比如创作其实更意味着创新,等等。同时,也明白了文字的重要意义——它呈现给人的,会是怎样的一种思想,传递给人的,会是怎样的一种价值取向,以及应该让人们从中获得怎样的精神力量,等等。在深刻领会了文字的意义以后,自然就会明白,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多动笔等等的好习惯,又将会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一直活得比较闭塞,对许多事知之甚少。通过此次笔会活动,才知道习主席对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无比关注与重视。这对众多的文艺爱好者来说,该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事啊。总之,我都觉得,我已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地方,以一种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我曾经以为的只是写写画画的事。——或者说,无形中,我就觉得,有一个与文字相关的梦想,正在渐行渐近。
原来,我也可以有梦想,有方向。原来,我也可以有责任,有担当。只要努力,同样可能通过文字,对社会、对人民贡献出哪怕只是一点微薄的力量。
——做一个有着文学梦想的人,让前行的步伐因为这份梦想而更加坚定,是这次的“坚持人民为本,放飞文学梦想”笔会活动,予我的,我想也是予我们许多人的,最为深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