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用文学温暖人生

2014-11-13 00:00:00    作者:吴佳佳    来源:今日高邮

金秋笔会,美在清秋,美在文学,美在一群对文学有着执着梦想的人。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我们期待每一个文学梦想的盛开,这梦不问庙堂与江湖,这梦逾越现实与生活,它是星火是薪火,是你我的启程与交接。

“点秋江,白鹭沙鸥”,我们在茫无际涯的界首芦苇荡开启了采风之旅。泛舟湖面,眼望四野,湖澄苇密;耳聆天籁,水静鱼潜;徜徉其中,感受自然,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可自在吟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文学与自然完美的交融。我们在自然中放松心情,在文学中沉淀心灵,手捧书卷,给心灵一瓣书香,让精神的霞光拂去无节奏的奔波忙碌带来的心灵尘埃。在这样的“加急时代”,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不愿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奋斗,而是不切实际地追逐,最终导致内心的浮躁与迷茫。而文学以其特有的内涵与魅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你重归安静、祥和。恰如你在金秋时节,会自然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细雨绵绵时,会自然吟起“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仿佛是自然与心灵的对话,让你在文学这方净土上找到灵魂的栖息地。当你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能够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文学与你,已是水到渠成的密友了。

好文注定比作者寿长,如同汤汤河水,注定比人们瞻仰的大佛寿长且泽披远广。文学的经典处就在于,历经岁月沧桑,仍能给当代人以思想的共鸣,让今人与古人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获得哲理的启发。当你在世俗匆匆奔忙时,你看陶潜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怡然自得;当你独自一人孤独彷徨时,你看李白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自信潇洒;当你遭遇排挤心灰意冷时,你看苏轼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中乐观旷达;当你抱怨社会满腹牢骚时,你看林则徐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壮志爱国。先人已逝,然而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又何尝不会给我们后人以精神的滋润。岁月失语,惟文能言,逝去的光阴不会向你细述一个历史的辉煌,而只有文学,在经过历代读者的捧读后,用一个个永恒的主题,浸润我们干渴的心灵,召唤起我们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让文学的薪火代代相传。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天地有大美,文学有大爱,你看这世界,如此真诚,如此斑斓,愿你在文学的世界里,温暖如初。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