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2 00:00:00 作者:董茂兵 来源:今日高邮
——读张纯玉《尘封的歌吟》随感
拜读乡邻张纯玉的散文集《尘封的歌吟》,一篇篇纯朴、自然和诙谐的散文,像春雨润人心扉。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作为家乡临泽、高邮“乡土文学”的代表,土得掉渣,但仍不失为一种乡土文学的情韵,追求一种“本色”、原汁原味,用丰富的方言与土语表达特殊地域人的情感与心理,这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再现。《尘封的歌吟》将66篇散文编为“亲情难忘”“打捞时光”“人间万象”“多彩岁月”四部分,每一篇散文的故事、细节和语言有着自然本色之美,笔下透出浓浓的“董潭村泥土的芬芳”和“董潭村大闸蟹的膏黄的酽香”,乡村生活土得逼真,写得亲切,让人感慨,耐人寻味。
首篇《半块月饼》,平静叙事产生意犹未尽的审美效果,对比衬托出改革开放给今天人民带来的福祉和生活的甜美与进步。《光荣花牵我一生缘》、《孝媳》等篇是亲情伦理散文,贤慧的妻子、年迈的父亲母亲跃然纸上,“光荣花牵了夫妻缘、公媳缘、和谐美满的家庭缘”;《一双毛窝子过三冬》、《穷则思变》、《搓草绳》等篇又是记叙父母懂节俭、珍惜和爱劳动的,读来让人怀旧感、亲切感、珍爱感油然而生。
张纯玉的散文,语言简洁、洗练,在轻松幽默中让人们受到正面的人生教育。《一句话改变我一生》、《谎言》、《一张喜报》、《未休完的探亲假》、《一个老兵的深情呼唤》等篇,记录他瞒着母亲报名参军在青海高原服役16年的生活,看到了一个军人的坚强、执着和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些散文,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使得军旅生涯更充实、更完美。同样也在黑龙江当过兵的我,爸爸妈妈的回信同样保存至今,部队的生活记忆犹新、耐人寻味,同样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爱意。
张纯玉的散文集《尘封的歌吟》歌吟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一草一木,是高邮的乡土文学的典范与代表,视野阔大,识见深刻。张纯玉的散文作品似乡土文学大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土也芬芳,多姿多彩,给人扑鼻的馨香。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