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宋老师的舞蹈人生

2014-12-23 00:00:00    作者:吴忠    来源:今日高邮

舞蹈需要天分,我是一直这样认为的,内心情感荒漠的人是不会想起来去跳舞的。我的同事宋老师却坚决否定我的看法,他说,舞蹈基因早在冰河时代就被植入人类的染色体了,人人都有舞蹈家的潜质,只是一般的人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

宋老师这样认为,并付于行动。他是体育老师,他利用体育课教学生跳舞。有个班是建筑班,全是男生,有的长得五大三粗,宋老师也不管什么因材施教,竟然教他们跳舞姿轻盈的华尔兹。看到这些男孩子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我相信了,宋老师说得对,人人都有舞蹈家的潜质。学校领导最头疼体育课老师放羊式上课,对宋老师利用体育课教学生跳舞大加赞赏,大会小会对他表扬,表扬他不拘一格,勇于创新,连体育课也能上得有声有色,很难得。宋老师觉得领导这样做让他尴尬,又不好明的否认让领导尴尬,私底下跟我们说:“其实我哪里苦呀,要是体育课不让我教学生跳舞我才真苦呢。”

他说的话应该是真的,他的办公桌上一摞舞蹈杂志,电脑桌面背景是大大的一个“舞”字,字的形态好像是一个人正在翩翩起舞,右上角一行醒目的小字“舞蹈人生”。宋老师嘴边常挂的一句话就是:“人不跳舞活着还有多大意思呀?”在他眼里,我们这些没跳过舞的人都白活了。他常常跟我们大力宣扬跳舞的好处,一是陶冶性情,二是锻炼体质,三是结交朋友。他劝我们去跳舞,说只要我们愿意学,他随时愿意教。还真有不少人跟他学,大多是已经退休的老人,有退休的工人、农民、机关干部、教师、医生、司机等等,他们虽然比宋老师至少大一轮,但都心甘情愿称宋老师为老师。宋老师让他们称小弟就行,他们高低不肯,说宋老师牺牲那么多休息时间这么辛苦教他们,把他们从舞盲教成“舞林高手”,都不知道怎么回报才好,怎么能称小弟?宋老师说,你们肯让我教,我就很开心,根本不辛苦,要是没人给我教,没人陪我跳,我该多无聊呀。这些“近黄昏”的人,跟宋老师学跳舞,焕发了他们的第二青春,走起路来都气宇轩昂,步伐也格外轻盈,感觉到有“蓬嚓嚓”的节奏,直接让我们这些每天被生活压弯了腰、目光都显得有些呆滞的中青年人羡慕,心里暗想,等哪天退休了,也跟宋老师学跳舞去。

宋老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跳舞了,当年张蔷的一首《月光DISCO》,让全中国人民都开始进入摇摆的节奏,宋老师就是那时从跳迪斯科开始,迷上了舞蹈的。近三十年了,他几乎什么舞都跳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特别迷恋MJ,曾经为找一张舞王的碟片,一个人跑到上海去购买。他没拜过什么舞蹈老师,都是跟录像学。舞蹈是相通的,各个舞种他几乎一学就会。太空舞的向后滑行动作,很多人学了好长时间都学不会,宋老师却跳得像模像样,在一次学校元旦汇演上表演,赢得了满堂彩。不惑之年后,宋老师开始对华尔兹产生浓厚兴趣,华尔兹的“旋转”与“滑动”之美、尊贵高雅之态,让他认定华尔兹就是舞蹈之王。

宋老师跳华尔兹已经快十年了,他把那些老年学生组成了一支老年舞蹈队,这班人马在我们本地文化节上表演,他们的主打舞蹈节目《春之声》和《今夜无眠》博得了无数掌声。他们也曾在好多个小型庆典,甚至个人婚庆、老人生日宴会上表演过。他们不挑对象,有约必赴,不光不收一分钱,而且自备服装、道具。宋老师说,图的就是个开心,人家请我们,说明人家看得起我们,我们就要认真对待,全力以赴,这样才对得起人家。

宋老师组织舞蹈队,为一大群老年人找到了精神乐园,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报社记者要采访报道他的事迹,他跟人家记者发急,说这是我的个人爱好,我没去想什么社会价值,不要硬给我戴高帽。记者也只好作罢。

当一个人的爱好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而幸福的事情,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