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3 00:00:00 作者:王利 来源:今日高邮
现在听收音机的年轻人很少了,可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收音机可是宝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农村小学考进了高邮中学的初中部,踏进校园后方觉得自己懂得真是太少了,知识太贫乏了!城里的同学下课时谈论的《岳飞传》什么的我却一无所知,就特羡慕他们!就想,他们从哪儿懂得这么多啊?于是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收音机!可当时也没钱买,因此心里就有了个秘密:有个收音机该多好啊!好在学校里有图书馆,便时不时地去借书看,用来冲淡对收音机的渴望。
到了初二的上学期,一个阳光特别明媚特别灿烂的中午,我放学回家一进院门就看见堂屋的大桌子上居然有台收音机!我立刻跑去问爸妈:是不是我们家买的?爸爸说:妈妈早就知道你想要收音机,今天看到五金公司有削价的,就给你买了。哦!是真的!我终于有收音机了!那份喜悦那份高兴那份激动至今难忘。从此以后,我放学就往家跑,也不去跟同学打球了,同学问原因,便告诉他们,于是收音机旁的听众也就多了二三人。
天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走路时听吃饭时听做作业时听。反正只要一回家,收音机便与我形影不离,听新闻听唱歌听广告……最爱听的还是中午的“广播书场”,听《岳飞传》听《杨家将》听《夜幕下的哈尔滨》……每当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叹口气,关了收音机去上学。后来江苏广播电台又新增了一个《文艺天地》栏目,这小收音机更是爱不释手:听海蓉温柔地讲述作家们的趣闻轶事,听石洁轻快地叙述那些典故由来……
收音机听多了,爸妈有意见了,这么痴迷地听影响学习呀,便要没收!那怎么行呢!我好说歹说才得以保留收音机,但要控制听收音机的次数和时间,要以学习为重。虽然收音机听得少了,但收音机为少年的我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打开了一扇精神的窗户,让我了解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了解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再后来有了电视,收音机就听得越来越少了;有了网络,收音机都不听了。可我现在还时不时地怀念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