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7 00:00:00 作者:朱健 来源:今日高邮
儿提时代的运河是喧哗的,用车水马龙来形容是最正常不过了。记忆中运河水很清很深,父母的嘱咐则是很沉重:每年夏天是绝对不能下水的,否则……鉴别是否下水的方法很简单,朝膀臂某处用力一弹,如颜色变青,则受到的“奖赏”肯定免不了。但尽管这样也改变不了我们对运河水的亲近情结,用手扶着河堤,下身淌着河水走走,一来解馋,二则避免得到“奖赏”。对那些能自由地游运河几个来回的高手,我们则在岸边拍掌叫好,至于他们回家怎样解释、应付检查就不在我们考虑之中了。
初春刚至,偶过运堤,那儿时的感觉蓦然再现。御码头至二桥宛如一熟睡的处子,二桥如同一璀璨的发箍,流淌的运河水经过来往船舶的抚摸而像熟睡的少女酣酣地呼吸着。左臂(西堤)披着一绿色的丝袖,而右臂(东堤)却佩戴着一些少女的饰物:洁白的栏杆像玉佩,飘动的柳条像套在手腕的风铃。晨练者仿佛不忍惊醒她,那种陶醉及舒畅的表情,那种贪婪吸吮空气的神态,都让行人忍不住停下脚步。
夜晚的二桥是最美的,那二桥发出的光让我疑为耿庙的神灯已迁至二桥上,两岸的路灯及来往船舶上的灯所发出互相辉映的光不由得让人想起清代大侠甘凤池在御码头护驾一事:当年要不是一片黑云遮住阳光,甘大侠就不会很顺利用手接住射向皇帝的那支金镖而护驾成功。如果甘大侠随侍皇帝巡视现在的御码头,再大的黑云也挡不住此时的光芒,那支金镖肯定不会被甘大侠接住,御码头名气则会更大了。
我的运河我的家……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