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取鱼乐

2012-12-24 00:00:00    作者:葛国顺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老家在里下河水网地区的小葛庄,田多河多芦苇荡大,村庄好似在水上,村庄四周都是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门都是船,后来兴修水利才有了像样的大圩和公路,交通仍然不算发达。

记得我上初中时,那时叫农业中学,正赶上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抓革命、促生产,实际上一切是政治挂帅,整天是背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学校正常的课程没有了,语文以毛泽东的37首诗词为教材,代数还不及现在的小学高年级的水准。再说,那时生活也很艰难,上学书本费仍是一大难题。我上面的三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可能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吧,但每到上学交学费都没那么爽气过,总要拖几天,等家中凑齐了才能交上去,老师催要时只好逃学,怎么办?取鱼赚钱,为家中减轻负担。张鳅鱼、钓长鱼、晚上夹长鱼我都干过,当时也着实为上学、为生计解决过一些难题。

人们常说,吃鱼没有取鱼乐,此话一点不假。先说张鳅鱼吧。鳅鱼是泥鳅的俚称。一般就那么五六寸长,两三指粗,头小嘴尖,浑身有黏液滑溜溜的,烹饪后肉嫩上口、味道鲜美。张鳅鱼用蚯蚓作饵子。那时农村不那么整洁,地面湿润,适应蚯蚓繁殖,草堆旁、菜园边,明显看到有密密麻 麻的旱蛇(即蚯蚓)屎,用铁锹轻轻一挥就会出现蹦蹦跳跳的蚯蚓,一会儿就会挖上百条。张鳅鱼的卡是用二尺来长的芦柴做成的,中间用结实的线扣着,线的下端扣着一厘米多长的小花丝(即小铁丝),把蚯蚓剪成段,在草木灰上滚一下,别在花丝上,那叫挽卡,一般每人都有头二百把卡,挽好后放在太阳下晒会儿(晒后的蚯蚓粘在铁丝上,下水后经得起水泡),中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放学后结伴撑船下草荡去张,几步远放一把卡,引鱼上钩。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要下荡去收卡,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按时去的。到草荡后,看到张下去的卡旁边的草打成结,遇有响声不停地拉动,十有八九是有鱼上钩了,甭提有多高兴。有硕大的黄斑鳅(浑身呈黄褐色,肉肥硕大的),也有小泥鳅(浑身泛黑色,较为瘦小的),还有小刺鳅(浑身瘦小,背上有刺的),这种鱼不受欢迎,卖也没人要,只能斩头去尾自吃。有时还碰上卡上是蛇,看到连魂也没有了,只有弃卡而去,自认倒霉。好的时候每早上能张到几斤或十来斤鳅鱼,当时每斤只能卖两毛钱,在那时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呀。那年月,张鳅鱼既可以补充粮食延续生命,也是为减轻家庭压力,替父母挑担子呀。

家乡实行沤改旱(即水田改旱田)后,当时也不兴时用什么农药,每到栽秧季节,晚上我经常结伴小友去夹长鱼。用两片毛竹,中间用铁钉铆好,下端制作成锯齿,每当夜幕降临,便开始行动,一手打着火把,一手拿着夹子,穿行在圩埂上,长鱼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黄澄色,照准头部下面使劲一夹,长鱼便缠绕着夹子,这时迅速放入桶内,便成“战利品”了。有时一晚上也能夹上好几斤哩。

在秧苗田里面钓长鱼也很有趣。一般秧苗扎根后,潜伏在田中的长鱼可能是生存需要,在田埂边正常出入寻食,我与伙伴们学会了钓长鱼。用不足两尺长的粗铁丝,一头磨成尖子,弯成钩,顶端扭成一个圈,便于手提。钓长鱼时用整条蚯蚓从钩下端向上穿,看到圩埂下有洞,有的甚至看到长鱼出入的印记,就将钩子伸入洞中,长鱼会闻腥而食,将钩直往里面拖,手感明显,说明长鱼已经上钩了,这时突然拔出即可。有时长鱼脱落在田中,便箭步上前用手瞄准长鱼,锁住“七寸”,捕捉到位。

孩提时代的事,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好似发生在昨天,仍兴奋不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