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4 00:00:00 作者:苗麟生 来源:今日高邮
初学写稿,不知天高地厚,却雄心勃勃。那时,见什么写什么,稿子满天飞,其结果却是石沉大海。但报刊编辑并不因为我投寄的稿子是等外品而嫌弃我。《红扬州报》(扬州报业集团的前身)、《群众》、《新华日报》等编辑部,曾经不止一次地邮寄书刊给我,鼓励我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编辑们的热情关爱激励着我,使我写稿的水平有所提高,终于有几篇小稿爬上了《新华日报》、《群众》、《江苏青年报》和上海《少年文艺》了!虽是广种薄收,却令我兴奋不已。
然而,妻子反嘲笑我:“你要是种庄稼,恐怕连种都收不起来。”
其实,我知道,妻子很关心我,希望我能走上满是鲜花的写稿之路。她多次建议我写自己熟悉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
我开始冷静了。当时我任完小校长,自教一门主课,一学期还听教师100多节课。具备这样的条件,写点教学体会应该是可以的。于是,我写了第一篇文稿投出去,居然发表了。我信心大增,稿子愈写愈长,一般都在3000字左右,最长的文章在杂志上占了5页。那阵子,样刊似乎不断,收获颇丰。我该感谢我的妻子!
为此,我曾专门写了一篇《她笑了》的散文,发表在《扬子晚报》的副刊上,表示对她的感谢。
一段时间下来,我的教学文稿已在13个省份的教育杂志上面世了。
一天晚上无事,我自制一张中国政区图,把13个省份的名字标在图的相应位置上,压在玻璃台板下面。看着,看着,忽然想让自己的教学文稿覆盖(除台湾而外的)所有省份。
稿子一篇篇发表,空白省份也在一个个慢慢减少。
这期间,北京、上海两地举办教学征文大赛,我都获了奖。自己进行的为期二年的教改实验获得成功,4500字的实验报告分别在《特区教育》和《西藏教育》上发表了!
有如此的收获,应该高兴才是,但我还是惦记着空白省份的覆盖问题。
时间飞快地逝去,覆盖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了,面对收藏在书案上近百本教育杂志的样刊,我仍闷闷不乐——图上还有四块空白,我就要退休了!
妻子见状,安慰我说:“你是一个普通的业余作者,我替你统计过了,你的文稿已在42家杂志社、20家报社、9家出版社和4家电台面世了,何必总是记住那几个空白省份呢?”
她的话是不错,但我还是要按我的想法去做。
我改用诗文向四个空白省份进军。终于取得了成功!我以散文《妻子是一首歌》、《听她上课》走进了安徽省;以《苗竹雨的贺年卡》等11篇文稿落户在黑龙江省;以《美丽扬州》等9篇诗文在山东省亮相,最后以两首诗词在新疆区为我的文稿全覆盖画上了句号。
用诗文完成我的“全覆盖”仍感些许遗憾。
现在,我完全抛开了“刻意”,自由自在地写稿了!我写美好的事物,写美好的心灵,让自己写出一身轻松愉快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