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融入自然 领悟自然

2012-11-12 00:00:00    作者:黄学根    来源:今日高邮

很早以前,我就爱带小孩,后来是孙辈,到野外踏青,到公园赏绿,让他们融入自然,领悟自然。

一天,我正在摘大椒,孙子问:“奶奶买的大椒是碧绿的,你种的大椒怎么是红的?”偶然的稚语,坚定了我让他们接触实际的信念。我带他们看小区的绿化,到自家花圃果园里身临其境,看蜂飞蝶舞,面对花草树木,触景生情。抢说成语、短句,奖励刚采下的枇杷,吃果品花。

春天,观盛开的红梅,赏怒放的迎春;夏天,看初开的月季,形美色艳,还有那点燃旷野的杜鹃,火红一片;秋天,看石菖蒲(剑兰)的一串串穗状白花,如荷如灯,如玉如蜡。孙子问:“这又是什么花?多好看!”我说:“木芙蓉。”它的花确是迷人,五瓣微重,敞开如杯,每片粉红渐黄,底部五粒豆大的深红,中心金色花芯,一花多色!冬日,梅前,我首先“抛砖”:“腊梅香去雪化时。”孙女嘴快:“万紫千红春回大地。”孙子接道:“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是呀,近几年来,金秋门前确是满树石榴满树柿。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礼赞大自然的神奇。东南角银杏挺立,东侧合欢的柔枝在清风中漫舞,几棵枝繁叶茂的香樟下绿荫处处。人们付出汗水辛劳,大地献出风景如画,果蔬遍野。我让他们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助互惠,而认识了解是前提。比如:仙人掌喜太阳,万年青爱树荫;叶蔫,干渴了,泛黄,浇多了。我们应多倾听绿色的呼唤,满足它们对光对水等的不同要求。(反之,逆向思维,可利用生长条件,加上掐顶芽、修剪等手段控制生长)。这里只是谈光。绝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生长靠太阳。看吧:小桃树歪着身子也要远离遮它的大树而见天日。小梨树朝阳面发达(都是渐变,与人相似,积习非一日)。我进一步让孙子对比观察:树荫下的大椒、茄子就是不肯结,怎么赶太阳呢?

人是自然的主人,办法有三:一是移栽,将荫处的作物挖进盆里搬到朝阳的院内外;二是盆子适时转动,如发明跟踪太阳自动调节更好;三是攀高,观察扁豆(金银花)靠藤缠绕,丝(南)瓜用卷抓住他物,步步爬高。有的还互相抓缠。为啥拼高呢?满足向光性,它们本能地争取阳光(雨露)。举目望望樟树顶的奇观吧,且听它们的凯歌:“会当凌绝顶,树冠成软床,舒展千绿掌,酣享露和光,花开白云底,瓜结青帐间。”植物的攀缘习性提示人们引苗上树!我引孙子孙女参观,将竹竿、树枝绑在树旁,搭脚手给藤导向,爬高了再加长竿,直至能上树。或将修剪下的大树杈枝倚墙固定,让藤爬上。或用绳牵法,有趣的是,人可不用爬高,而用“投篮”系绳法,小砖装塑袋,系绳端“投篮”,砖袋越过高枝上方,下坠,抓在手上的一端拴藤,让其爬绳上去。孙女见状乐了!区别是缠绕的藤是实心的,而靠卷抓爬的藤是中空的,不必担心过重的藤蔓将卷拉断。造物主的神机妙算,令人佩服。那开阔地上的南瓜,卷换岗了:它们紧抓住草,固藤抗风,以适应环境。孙子问:“那么高怎么摘?”我答:“山高人为峰,你不是也爬过树的吗?生命是昂扬向上的!”

上初三,孙子明白了,正是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将水与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结成果实,排出氧气,花圃果园成了天然的氧吧。争抢阳光是为完成光合作用,育种传宗,给人(鸟)以果实。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草欺豆苗或则蛇缠青蛙,伤感于物种间有竞争相克的一面(由于繁殖能力不同,加上人为因素,可达生态平衡)。也要看到诸如雀吃桑椹代播种,蜜蜂采蜜帮传粉等美事。因而物种间还有相依相偎的一面,且后者是主旋律。无疑,伟大的自然,是洋溢友谊的舞台,是呵护生命的摇篮!

我们应当善待自然!

然而人们赏花品果、饱览风光时,往往冷落了地下的根:我却另有心意,带孙子到了几棵樱花树下,一睹它们半裸地表的根,粗细不一,蜿蜒曲折,伸向八方,长的达数米。至于地下的,移树方知难,没几个强劳力,挖几个小时一身汗,休想撼动它。人也是如此,要想成为栋梁之才,就得牢牢打好深厚的基础。

根,尤其是主根是伤不得的。我让孙子比较两棵柿树:东衰西盛。原本一样,东边的移植时主根受损,叶成倦态。根是立身之本,根深不怕风狂!

根是生命的载体。我告诉孙子,已衰竭的滴水观音柱状块根被丢弃在墙沿处,数月之久竞梦幻般地冒出4棵小苗,大的已落地生根。我狂喜!哦,墙根蔽荫,靠落水管的滴水滋润,又是泥土地而非水泥地,真是命大!

珍惜生命吧,莫轻言弃。在困难中抗争,迎接明媚的春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