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9 00:00:00 作者:韩世凯 来源:今日高邮
前几天,已近八十高龄的老母亲托人从老家带了一方便袋子我从小喜欢吃的山芋干给我,还嘱咐说:“山芋干吃多了对胃不好,要细细吃……”言语当中似乎我还是她老人家从前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山芋、萝卜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我们农村里社员们的主要“代食品”。因为那时粮食不仅产量低,而且少。人均口粮每年也就三四百斤,而且都是没加工过的稻子和麦子。自然,吃不饱挨饿的人也就不在少数了。为了能让全家老小吃上个饱饭,各家各户都各显神通把山芋、萝卜做出各种各样的花式饭菜来。
我的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家中没下饭的菜她就就着山芋、萝卜翻着花样做。我印象较深的是“咸菜山芋羹”。就是把山芋切成小丁丁状,然后和着老咸菜一起熬,这又当饭又当菜;还有就是“萝卜响”。这是一般没菜下饭时的即时之作。就也是把萝卜切成小块块后,抓把盐放在盆里抖一抖就能当咸吃了。吃起来确实是“嚓嚓”的响,那“萝卜响”可真是名副其实啊!
我的母亲有一副聪明的脑子。为节约粮食做好饭粥,她变着法子煮给我们吃。那时,早上大人要上工,我们小的要上学,早上喝碗光粥自然是撑不到中午的。母亲舍不得我们挨饿就做起了“蒸山芋、萝卜”。她用竹篾子编个比锅口小两圈的蒸垫,把洗净的山芋或萝卜往上一放,底下烧着粥,上面蒸着山芋、萝卜。当我们一边喝着薄粥,一边啃嚼着那些有点能让人经得住饥饿功效的山芋、萝卜时,母亲的心似乎放下了许多。记得那小时候我们的嘴馋,但又没零食吃,总是流口水。为此,母亲就把山芋、萝卜煮熟,切成条块放在太阳底下晒成干子。嘿,还真甜!那时感觉到都甜进了心里。每逢我们上学时,母亲都会抓些山芋、萝卜干放进我们的书包。这样既可解馋又可充饥,可谓一举两得。
我的母亲有一颗慈爱的心。我记得那时我们家难得的煮一顿干饭,但煮饭时还是山芋、萝卜多,米活像个“药引子”少得难见。锅一掀开,我们弟兄几个就“呼”的一下子围住了灶台,抢着“挖米”,全把山芋、萝卜丢在那儿。母亲看着,从没责备过我们,她自己便闷声不响地盛起山芋、萝卜坐在一旁吃着。后来,父亲见我们弟兄几个煮饭时总是抢着“挖米”,就要我母亲把山芋、萝卜切碎了和着煮饭,可母亲怎么也不肯。现在我才意识到,如那样煮成了饭,我们弟兄几个是很难从中挖出米的了!
也许是母亲那时常年以山芋、萝卜为“代食品”,自个儿营养严重不足的原因,至今还落下个终身难以治愈的“老胃病”,并且时不时地折磨着她。为了治愈母亲的“老胃病”,我时常给她买点药捎些营养品,她都手摇摇,对我说;“小伙,这些都不要买,现在有米饭有米粥的,我的病早好了……”
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母亲的心思,她还不是怕增加儿子们的负担?
我掂了掂母亲捎来的这袋山芋干,仿佛又回到了青涩的少年时代,仿佛又闻到了久别的浸透了母爱的山芋、萝卜香。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