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4 00:00:00 作者:李久强 来源:今日高邮
细雨如丝,不张扬,不显眼,温润优雅。微风轻轻拂过面颊,千丝万缕,缠绵着,掀开我记忆中的里下河水乡:清泠泠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时有小船儿悠然划过,船上的鸬鹚站在船舷上,犹如排列整齐的士兵,肃穆、静默。河堤上满是绿油油的青草,在小路连接处的堤与堤之间,几根木头排拼在一起架在小河两岸,那就是童年家乡的桥。
“强子,等等我!”一个颤巍巍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那是在我十岁那年冬天的雨天,凛冽的寒风在旷野里咆哮,桥上满是烂泥很滑很滑,我还没有来得及从刚过桥的惊恐中舒展,愣了一下,回头大声道:“不怕,蹲下挪移就行!”我站在桥头喊着。终于小女孩也过了桥,我们手拉手激动地相视笑着,那银铃般的笑声震得小桥也在微微颤动。
童年的欢笑声依稀还在耳边回荡,那浓浓的乡愁伴着淡淡的喜悦,瞬间在心底氤氲,心也变得旖旎而美丽。呵,我家乡的小桥呀!
后来,我参军入伍,沿途经过长江大桥、黄河大桥、溪间索桥……但家乡的桥却一直在心中升腾萦绕,直到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带着妻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走在充满诗意的乡间小路上,远远看见一座弯弯的石桥。小木桥呢,不见了!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桥悄然屹立在那儿。踏上石板桥,只见一块一块的青石板像拼图一样,接口处用水泥勾缝,两人并行,也觉得宽畅,还有水泥护栏,桥边柳枝随风舞动。我边走边跟妻说着童年的小木桥,还有年少时的荒诞不羁。妻的脸上充满着好奇,听到动情处,笑靥宛如花儿一样时时绽放。哦,我魂牵梦萦的小桥!
十七年的军旅生活似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几年前,我转业回到家乡交通局工作。家乡的那座小桥虽早已随同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成为二级公路桥,却还在我每次回乡驾车驶过的一瞬间悄然浮现在眼前。
节假日,我常带儿子到运河二桥散步。那雄伟的桥身似长虹卧波,横跨在古运河上。各种各样的车辆从桥上呼啸而过,三三两两的行人不紧不慢地走着。桥下南来北往的船只缓缓地驶过。一幅立体交通图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还有,站在桥上近看那烟波浩渺的高邮湖,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我指着不远处的高邮湖新民滩特大桥对儿子说:“刚刚建成的特大桥,跨越运河和高邮湖新民滩,正桥长8公里,加上引桥就有近11公里。它是我们高邮东西方向的一条对外快速通道,从此,湖西四个乡镇汛期近四个月交通中断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儿子纯真的眼睛紧盯着我,在桥上跳着,笑着,朝我兴奋地嚷嚷着:“太好了!等你有时间,能带我到特大桥上从东走到西吗?”我笑着回答:“一定能,我们拉钩!”他郑重地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我赶紧勾住他的手指!这一刻,我的心也沉浸在这温馨之中。
高邮交通抢抓了政策机遇,与时间赛跑,与环境挑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10年时间内,全面建成了全市“七纵五横”农村骨干公路网,使镇镇相通,村村相连,一举从交通落后的窘境中脱颖而出,成为省内交通先进县。
如果说,时间是水,那么家乡的桥就是投入水中的小石子,那一圈一圈的涟漪在我的心中晕开,如江南的细雨那么温柔缠绵,喁喁私语着,牵动我易感的心。啊,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割刈着丰收的喜悦,承载着父老乡亲的希望和欢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