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3 00:00:00 作者:史德元 来源:今日高邮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儿时就熟悉的俗语,而在那个时代因交通不畅,条件限制,对上苏州仅是一种憧憬、期盼和梦想,就连上街(临泽)一趟,也相当的不容易。现在却不同了,因工作关系天天上街,每天早出晚归到镇政府所在地临泽街上上班,因儿子大学毕业后在苏州工作,上苏州也十分频繁,甚至早班车去,晚上苏州班能回,这不能不说生活条件的改善,幸福指数的提升,一切归功于时代的发展。
提起今年在“三伏”天上苏州,别有一番感慨。儿子、儿媳决定在苏州买房子了,一定请我去看看,于是便携孙子去了趟苏州。虽说前后几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收获不小,逛了观前街,上了虎丘山,更重要的是作了一次寻根问祖之旅,拜访了苏州金阊区山塘街——苏州阊门寻根纪念馆。算是了却了我们这些昔日江南人后裔的一种夙愿。
在今天的苏中、苏北一带,不少人称睡觉为“上虎丘”,如果这一觉还做了梦,则管做梦叫“上苏州”。这样的说法很奇特,但并非空穴来风,翻翻家谱,查查史料,我们的先祖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由苏州迁徙至苏北的。史料记载,六百多年前的一次大移民,也就是“洪武赶散”,使得数十万江南百姓背井离乡,自苏州阊门迁移到苏北等地。
“洪武赶散”,是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迁徙事件。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江南地区富豪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也为了快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区经济,遂将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区,迁徙的苏州及周边地区百姓正是六百多年前从阊门码头集中登记造册,编队登船,被迫迁徙到江淮流域。史料证明“明初开国,太祖御文,充实江淮,迁徙移民,苏杭松嘉,集散阊门,数十万众,北上远行”。因此,我们的祖先来自苏州阊门。
据说,我们这一带的人大多双脚小指长着大小两个指甲,传说有破指甲的人,祖上都来自苏州阊门。至于“上苏州”和“解手”也有典故,先祖离开富饶的苏州城后,落脚到江淮繁衍生息,现实里回不去,只好在梦中与故土、亲人相会,久而久之,我们这儿的人就把睡觉或做梦称作“上苏州”了;“解手”便是上厕所的意思,当时被赶的百姓为防偷跑,官兵就用绳子将这些被赶出来的人一个一个地捆住手,队伍中有人需要大小便,都要大喊“我要解手”。再就是我们许多字的发音与苏州方言几无差别,包括一些风俗习惯。
这次上苏州,仿佛是在寻根,更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都说苏州是“天然形胜,人间天堂”,星如棋布的名胜古迹令人目不暇接,如诗如画的古典园林让人大饱眼福。宋代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因而这次我们祖孙三代人特地花半天时间游玩了“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感慨颇深的还是到苏州金阊区的阊门作了次寻根问祖,见证了“洪武赶散”的那些事儿。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巧合的是六百多年后,儿子、儿媳不仅在苏州工作,而且买的三室一厅的商品房就在金阊区旁的相城区,从而使“上苏州”由梦里变成了现实。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