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绞 脸

2012-08-30 00:00:00    作者: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印象中,各大商场的底楼总被化妆品专柜占据着,望着琳琅满目、珠光宝气、香味四溢的化妆品,人们的想象力也随之丰富了许多,我在感叹现代女人幸福的同时,脑际里竟也搜索起旧时女人是如何美容的话题。对这一话题我脑海里几乎是一片空白,慢慢地回忆才浮现些有关女人美容的一些物品,如鸭蛋粉、梳头油……对了,绞脸的一些情景也浮现了出来。

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也是一种专业的美容技术。我们这里叫绞脸者为“绞脸的”或“绞脸婆婆”。从事纹脸的当属三姑六婆之辈,这些女子不同于富室妻妾,亦不同于平常人家的女子,她们必须依靠自己的技能维持生计,她们以女性身份串街走巷活跃于市井社会,有时还身兼数职,《金瓶梅》中的王婆当属此类,当然,大多从业者还在“良民”和“能人”之列。我家附近绞脸的是个老姥(稳婆),在给人接生的空闲时间也给人家绞脸;东头的汪奶奶也常替人家绞脸。我依稀记得她们使用一根细麻线,中间用嘴咬着,两手套住两头,形成交叉的三角。麻线在被绞脸的女子脸上绞动以除去汗毛。也看过绞脸的将麻线的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

绞脸前,在要绞脸人前发际处系上一条布带子遮蔽住头发,然后在其脸上抹满鸭蛋粉,绞脸奶奶咬着打交的丝线的另两端在抹着白粉的脸上绞来绞去,一会儿,汗毛被拔光,眉毛修得齐整,脸上也光滑、白净多了。此外,眉、鬓角也要修整。

绞脸是有闲阶层,抑或一些爱美女人传统的美容方式,每隔一两个月绞一次。绞一次脸也就五毛钱,而且是上门服务。一些聪慧手巧的女人做一两次也就学会了,妯娌间、姐妹间也就相互做起脸来,连五毛钱也都省了。我爱人说她母亲年轻时也经常绞脸,印象中我母亲好像没有绞过脸,可能因子女多忙于生计,那时候穷日子都过不好,那绞脸也就免了。

未过门的女孩是不能随便绞脸的,它是旧时代中国女人婚前才能享用的一种美容方式,也是一个传统仪式。婚前绞脸是让新娘脸部光洁美丽,使新郎一见钟情。随着五花八门的美容品及美容院的登场,绞脸这一传统的美容方法也逐渐在消失。由于该项技艺无污染,不伤皮肤,能使皮肤保持细腻,且更易上妆,因此,在一些美容院,绞脸这一传统技艺还是得到了传承,也受到不同年龄段女子的欢迎。

女孩子出嫁前后,外貌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绞脸上,眉毛的修饰也从这时开始,或修眉、或画眉。在秦观的笔下,女人梳妆已经是“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勾”了,况且是待嫁的新娘。女孩子发式的改变也从这时候开始,从打辫子到盘起媳妇的发型,且要保持到自己娶媳妇抑或嫁女儿,再自然转换成另一种发式做婆婆。所以,那时候的姑娘、媳妇和婆婆一目了然,仅从发型上就可分辨。

新娘子头发婉约盘髻,中间插一漂亮的簪子,带给人的清亮与惊叹,总随着她律动的脚步向远处延伸。我内心深处喜欢盘髻的发式,内人三十几年盘髻不变的发型就是最好的例证。

不同发簪的点缀显摆着女人别样的韵味,有的透露着灵秀聪慧,有的倍显着清秀文雅,有的衬托着知性淑女的形象。

绞脸、画眉、盘髻,通常都是在女子出嫁前由女性长辈施行,是一种成人礼,是旧时女人新婚的标志。而现代女性却不被这些陈规旧俗所约束,无婚前婚后化妆的限制,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尽是女性的韵味与风采。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