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3 00:00:00 作者:夏涛 来源:今日高邮
记得2008年11月7日下午,市文联牵头在甘垛镇政府会议室,召开姚正安新书《我写我爱》座谈会,我有幸应邀参加。会议规模不大,参会人员为高邮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作者,围桌而坐,畅所欲言。挨到我说,平时零零星星读过姚先生的一些文章,这次收到他的书,通读一遍,书分两卷编辑的,卷一是写生活,是他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当下即时的记录,表达的是一个情字,很多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尤其是写亲情生活,颇为感人。卷二是写思考,写他工作和生活中的灵光闪现,表达的一个理字,很多文章说理透彻,言之成理,总是能够说出他的道理来。我感觉到《我写我爱》这本书具两个特色,一短一长,文章很短,意味深长。一小一大,千字左右的小文章,写的都是大道理。姚先生教师出身,文字功底深,用词造句都比较规范。要说几句不恭敬的话,因为语言过于规范,文采受限,文章过于求短,叙情不够到位,说理不够独到;作者的博学,引经据典过多,生动性受到影响;当然他有我们达不到的文字实力,有我们无法经历的官场生活,一旦沉静下来,操笔创作,我是相信姚先生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会大器晚成的。
我的后半段话,当即被在我后面发言的人所否定,之后,我受到喜爱姚先生的朱老师的善意指教,说有些话要看场所,不当说,不说。好在姚正安先生从文学的角度宽待我,对富有个性的话语是容忍的。这次他的新书《记忆》出版后,还是签赠给了我,并对我说,不喜欢一味的好话,喜欢听些不同意见。让我觉得他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
打开《记忆》这本书,第一感觉和《我写我爱》一脉相承。阅读他的“亲情记忆”部分,写得十分感人和温暖,引领读者推开他记忆中的老家之门,把他记忆中健在和故去的亲人们,以从容和温和的语气,详略得当地介绍给读者,浓重的乡音充分地表达作者对亲人们深沉的眷念与深切的感怀,跟读者一起分享亲情的甜蜜和温馨。而“乡事记忆”通过忆及留存他记忆中的故乡食物,及陈年的乡间旧事,表达作者浓郁的乡恋,细腻而朴实的文笔,突出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勾引起读者对逝水流年的回顾,留下感同身受的印象。再读他的“心路记忆”时,感觉他观察事物是眼到心到,想到写到,思考富有见地。比如关于高邮神居山的几篇文章,就有高屋建瓴的透彻见解和超越现实困境的宏大思路,显得大气有风度。
打开《记忆》就能感觉到是本好书,仅看书中配图,插配十分精当,有摄影、有写生、有国画、有卡通,图文相配恰到好处。
要说不足,一些过重的地域色彩语言加括号解释多了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