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3 00:00:00 作者:陈顺芳 来源:今日高邮
——读周荣池《而立集》
从一篇《饥饿的月光》,关注到周荣池这个名字,近而拜读了他的新书《而立集》。
这本散文结集,很是素洁淡雅的封面,一如他朴实巧妙的文字。
“‘快活得像过年一样’这句话的愉悦比兔子的尾巴还短。”在《年的义项》里,刹出这样一个结尾,一面追忆的是童年那虽辛酸却也简单质朴的快乐,一面感叹的是那纯净美好的年华已随着时光的流水一去不复返。
“一棵树可以见证光阴的弥足珍贵,光阴在他们身上积累得越深厚,就越会被衡量出更多的价值。而一个人,却会让光阴逼得很荒凉……”那沉静的笔调,让人体会得到,《光阴的价格》,最终,赋予树的是价格,赋予人的却是无尽的沧桑。
《回到校园》:“这样的场景于我是那么的熟悉,因为我也曾是这样风景里的一片树叶,可是今天我却把它当风景一样来欣赏。”读到作者诗意的情怀里,对离开讲台的怅然若失感,和对校园生活的深深眷恋情。
《楼上的荷塘》,由一盆街市上买来搁在六楼书房的荷花,牵引出他瘦弱的童年里、父亲为小病初愈的他、讨好般地从荷塘里抠上来一支瘦藕的情境。那份深切的感动,一直氤氲在作者的心里,温暖着他,也温暖着我们。
诚如周荣池先生在《自序》里所说,用散文纪念人生三十年的岁月,是因为它们是生活的点滴记忆,有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真实的思想与情感轨迹。我从《卡女》中读出的是悲悯,从《他们》中读出的是仁慈,从《听女人的话》中读出的是谦逊。
“我喜欢被雨水冲刷的感觉,像村庄对面秧田里拔节的秧苗一样欢快”;“那瘦小的果实在深秋还很青涩,像一个糊里糊涂的孩子在贫瘠的村庄里不知道季节时序,只知道在一个冰冷的早晨惦记一棵熟悉的柿子树”…… 这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场景,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浸透在诗意的语言里,让人觉得亲切而美好。
《而立集》分四辑。“点滴”一辑重点勾划出一幅幅乡野图画,弥散出的生活气息,尽管窘迫,却让人觉到家常的温情。“家事”一辑描绘的多是平凡生活里最平凡的关切与爱,却细腻真实到,让人体会着什么是感动、什么是感恩。“行走”一辑,让我们循着作者走过的一个个脚印,观摩着风景,领略着情致,增长着见识。“读书”一辑里,贯穿的不少文学知识,及文字创作方面的一些独到见解,让人受益匪浅,如醍醐灌顶。
这一本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而立集》,陪伴在枕边已好几个晚上。那些记忆,那些情怀,那些思想,透过字里行间,不仅成为作者一路行走的温暖行囊,也温暖着每一个读者生命里许多平淡的时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