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钟灵毓秀话临泽

2012-08-03 00:00:00    作者:史德元    来源:今日高邮

临泽,因临近湖荡沼泽而得名,以秦王子婴名字命名的子婴河,横贯东西流入海,临泽又称菱川。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以前对为何称“菱川”,知之甚少。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对自己家乡作这样描绘:“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汪曾祺《回乡杂咏》的开篇之作《水乡》也这样写道:“少年橐笔走天涯,赢得人称小说家。怪底篇篇都是水,只因家住在高沙。”而临泽正处于水乡泽国的腹地,这里湖荡相连、水天一色、风光旖丽、钟灵毓秀。

“曾经沧海难为水”,身在水乡,自然对水情有独钟,近读高邮青年作家周荣池先生《送乔执中秀才归高邮》一文,对临泽又叫菱川才有全面的了解。“菱川”的别称源于临泽乡间流传的乔执中与孙觉二人为自己家乡命名的传说。临泽北宋乡贤乔执中系誉满淮南的乔竦之子,一日乔执中与孙觉(莘老)登楼观看日出,当看到临泽东边菱湖荡(现合心村菱湖庄一带)上旭日东升,霞光布满的菱湖荡上碧波荡漾,鳞光点点,荷叶片片,绿油油的菱盘飘出了清香,他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深被这美不胜收的景象所陶醉,触景生情的乔执中对孙觉说:“我的家乡菱川荡上的日出,要比你梦中的高邮 ‘珠湖’美得多啊!”这里提到的“菱川”即指菱湖庄的“菱湖荡”。千年之前,这里地势低洼,形成湖荡,因荡里长满菱角,称之菱湖荡,沿荡而居住遂得菱湖庄。因此,菱川成了临泽的别称,一直沿袭至今。以至后来临泽“一经堂”门中韦柏森、韦子廉——“韦氏祖孙两纯儒”的韦柏森,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著有百首的《菱川竹枝词》,直到如今临泽由诗坛六老发起成立“菱川诗社”,杏坛骚客编写的《菱川吟草》,镇诗词学会主编的《临泽诗词》,以及新建的临泽文化、健身、休闲场所——菱川广场。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最有意味的原型意象,老子曰“上善若水”,论语道“智者乐水”。“泱泱水气,满目烟波”的临泽,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忆往昔,古街、古巷、古迹,彰显古镇临泽古文化;看今朝,水韵、水景、水彩,写就水乡临泽水文章。临泽从人文荟萃、誉满淮南的“齐鲁之邦”,到“纵横直径三十里,百里方圆十万户”,赛如广陵小扬州;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鱼米之乡”,到“钟灵毓秀祥云绕,凤逸龙蟠紫气”,宛若人间一仙境。这里凝聚了朴实、善良的临泽人的勤劳与汗水,更显现了智慧和才华,我们为之骄傲,引以自豪。

话临泽,今朝更好看。这里还得从水说起。临泽洋汊、东寅两大水产品批发市场,车水马龙,交易红火,引导农民走水路、念水经、发水财,做活了水文章,唱响了致富曲;临泽生态度假村,以原生态、农文化为基调,以“体验生态之旅、享受时尚休闲”为定位,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身疗养、生态教育于一体,以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为主题,“亭榭生辉花溢彩,假山耸立径添幽……果是休闲名胜地,诗人到此尽讴歌。”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菱川广场,体现健身、集会、休闲、文化四项功能,一条时空隧道穿越整个广场,把临泽“上下五千年,从古谈到今”,特色水池、假山瀑布、水榭长廊、喷泉彩灯,寓意水乡特色,两堵弧形文化墙,通过浮雕反映临泽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高杆灯、庭院灯、草坪灯、轮廊灯、树射灯,使得夜晚的广场多姿多彩、美轮美奂。老年健身场、儿童游乐场、中青年活动场,在五彩的灯光下,抒情的音乐中,令人流连忘返;临川河风光带,更富有绿化、亮化、文化的特色,集生态、文化、观光为一体,突出四季主题,春有“柳堤春晓”,夏有“紫气东来”,秋是“层林尽染”,冬为“暗香浮动”。主要节点设置巨型点景石、水榭长廊、平台四角亭、“三羊开泰”石雕等实物景观,整个观光河道既有景观点缀,也有绿化铺陈,更有五彩灯光的映衬,是群众休闲、健身、观光的好去处……一个个绿意盎然的广场、一幢幢水乡特色的建筑,犹如一个个“绿肺”,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

“子婴河水自西来,锦绣文章地运开。”如今的临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幅幅崭新的画卷正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宽,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建成了国家级生态镇;临泽也正在发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创建扬州市诗词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特色产业带动、重点项目支撑“三项举措”,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树立中心镇形象,立足保持“古”性,充分体现“水”性,有效激活“商”性,奋力打造“实力、生态、文化、宜居”新临泽;围绕“乡村特色鲜明、村庄结构合理、功能设施完善、交通便捷通畅、生产生活便利、村容村貌整洁”的目标,达到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特色化标准,打造“康居乡村”,加快美好城乡建设……“一衣带水旧通流,拟向菱川作胜游”,水乡临泽明天会更美好。

水韵菱川,生态画廊。但愿,临泽插上金色的翅膀,飞向辉煌;踏上时代的快车,向着幸福出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