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六大碗

2012-07-02 00:00:00    作者:张纯玉    来源:今日高邮

有一年数九寒冬的下午,我同哥哥背着母亲亲手用青布一针一线缝合的书包,去学堂念书。才跨出大门没几步远,忽听母亲叫了几声我和哥哥的小名,我们转过身来,只听母亲说道,你们兄弟俩过两天随我去你们娘舅家吃六大碗去。听后我有点不理解,吃六大碗,什么六大碗?六大碗还好吃吗?我翻翻小白眼,在去上学的路上,边走边问哥哥,哥哥说他长到十三岁了,从来没有吃过六大碗,还是听大人们说的。六大碗里有什么?反正是有好吃的呗。

时隔两日,那天是个礼拜天,母亲一大清早嘴里就不停地唠叨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双日子),原来是我母亲最小的弟弟一家人住上了新砌的茅草屋,为了图个吉利,也为了答谢三朋四友和前来帮忙做小工的人,舅舅掐了个好日子进宅,热闹一下。

临行前母亲把我和哥哥叫到一旁说道,你们兄弟俩是第一次随我到舅舅家出人情,见到长辈要喊人,见到同辈晚辈要打一声招呼,坐席时要听指客的安排,去了见到好吃的不要穷吼吼地抢着吃,拿筷子搛菜时,不要越过“河”,要在自己面前搛,要学会谦让,吃完饭离桌前要跟同桌的人打一声招呼,叫人家慢慢吃。这是母亲教育我们从小要懂事理。

好不容易等到傍晚到了舅舅家,前来祝贺的人都坐下来了,只见长辈们坐在舅舅家堂屋上首两张四方大桌子旁,我和哥哥还有与我差不多大的表弟表兄,挤挤夹夹坐在紧靠大门口的一张小桌旁,心想,反正人挤嘴不挤,只要能吃上六大碗就是站着也值的。

舅舅向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后,从老爷柜上取出两瓶散装酒,放在饭桌上。又从怀里掏出一包丰收牌的香烟,拆开后,撒给会抽烟的人,剩余的又塞到了怀里,等酒席结束后,再发给各人一支。酒宴开始了。

母亲那晚没有陪着我们一道坐席,因母亲那天是掌勺的,只听长辈们边喝边谈,个个对母亲炒出的菜赞声不绝,都夸好吃。来客特别喜欢母亲制作的猪血子汪豆腐,提出来再上一份。母亲笑道欢迎大家下次品尝。长辈们互相谦让着,来来来,请请请。我们这一桌一道菜等不到一道菜,吃个精光,帮忙的人看不惯了,跑过来低声低语地说,你们省点吃吃顾顾人,要向张家两个儿子(指我和哥哥)学习,几道菜上来了,他们兄弟俩没有挟到两口菜。我心想让他们先吃饱了,等六大碗上桌就看我的了。我左等右盼也不见六大碗上桌,肚子饿得咕咕叫。跑到锅前悄悄地问母亲,桌上菜全吃光了,六大碗怎么还不上桌?母亲说全上去啦。我一大碗都没有吃到。母亲拉着我走到桌子前,指着吃光了的六只大碗说道,这不是六个大碗吗?母亲掰着手指头,一大碗红烧肉(下面衬托的是茨菰),一大碗猪血子汪豆腐,一大碗菠菜炒百叶,一大碗韭菜炒鸭蛋,一大碗三指宽的红烧鲫鱼,外加一大碗咸菜茨菰汤。

噢,这就叫六大碗,是用六只不同式样的大碗盛的菜,那时不谈菜肴的质量如何,能吃上一回六大碗确实不易。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我又问起母亲来,今晚舅舅家办的一桌饭菜要花多少钱?一股邋遢(含烟酒菜)加起来要花六块钱,母亲回答道。不得了了,要六块钱一桌,比我一学期的书学费还要多呢。当时一个劳动日才不过三角钱五角钱,要花十几个劳动日才能吃上六大碗,后来听母亲说,舅舅家做行当,就算体面得多了,有的人家为了等孩子生日满月结婚才能吃回六大碗,还有的四大碗,全是蔬菜。当时出的人情也不算大,五角钱、八角钱、一块钱不等,舅舅家进宅,我母亲出了两块钱,两块钱在农村来说就算大人情,那时两块钱要买近三斤猪肉。

随着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人家做喜事由六大碗变为八大碗、十大碗,菜肴有荤有素,不过还是以自产蔬菜为主,到后来发展到七碗八碟,再发展到现在全是碟子摆满了桌子。

六大碗年代离我们很远,但凡经历过的人们都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那特定的年代。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