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大淖河边的舞者

2012-06-19 00:00:00    作者:张荣权    来源:今日高邮

没有婀娜的腰肢,没有梦幻的舞步,伴着明快的节奏,大淖河畔一群中老年女子尽情地跳,忘我地舞。

这是一群因城市延伸而被征用了土地的菜农挑夫,核心层被称着“十三妹”。她们就是巧云(汪曾祺《大淖记事》中的女主人公)家前屋后的邻居,从土地劳作中解脱出来的她们过上了小麻将敲敲、咸鸭蛋掏掏的小日子。高邮的咸鸭蛋固然既赏心悦目,又香嫩可口,而玩小麻将就不那么惬意了。赌场内,女人埋怨臭牌的骂声不绝于耳,男人的烟味臭脚味不绝于嗅。又加赌钱场上人意薄,逢吃遭人碰,成牌后一张,难免懊恼。结果自然是十赌九输。输钱总是不快活,应了“赢钱笑嘻嘻,输钱苦叽叽”的老话。十三妹们虽然嘴上客客气气,心里却总因为这个牌那个牌的有点芥蒂,这都是麻将惹的祸,想戒又馋,不打小牌又做什么呢?

三年前,政府下力气改造大淖河,原本垃圾杂物污秽肮脏的龙须沟似的一个所在一下子光鲜亮堂起来。碧水映蓝天,轻风拂翠柳,又辟了亲水平台,平崭崭的广场,水上还有一处小沙洲,看着就舒心。十三妹中的大姐就说:打牌把人心打散了,脾气也毛了,姐妹情都打掉了,伤和气伤身体伤钱财,不值。

那做什么?

不如跳舞。

大姐跟巧云一样姓黄,虽然不再年轻,还见得当年眉毛墨如鸦翅,长入鬓角。她的话小妹们都信。

大姐60岁那年,一对儿女要给她操办一下。儿子要给她买服装,女儿要给她买首饰。大姐说,谢了,遂我心意。女儿出一份,买个便携式放音机,儿子出一份,买个电动三轮车,我们跳舞好用。办酒简化,家里人外,我们十三妹聚一桌。告别麻将,成立广场舞队,取个名就叫“十三妹舞蹈队”。

十三妹以前都是干活的,没有跳过舞,偷偷跟在人家蝶园广场、文游广场的舞蹈队后面学了几招,不得要领。有的有些灰心,这活档次太高,怕是干不了。大姐发话,请个老师吧。于是她们恭恭敬敬地到蝶园广场把“树林舞蹈队”领舞请到大淖河广场来,拜师学艺。老师把舞蹈动作一分解,果然大家就入了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段练习之后,一个个真就都有了模样。一听曲子,就能知道这是什么舞。有时在家里,她们就能条件反射似地扭动起来,弄得家人都笑。自从跳舞之后,十三妹就全都变得性格好了起来。音乐使人快乐,舞蹈使人轻松,她们又把快乐和轻松传递或感染给家人,大家就都觉得生活很充实,很快活。

大淖河边的十三妹一日两舞(晨舞、晚舞),竟舞出了名。市里文化部门组织广场舞比赛,她们竟拿到了二等奖,之后又被推荐去扬州、去上海,都有不俗表现。人们很容易记住她们,她们是来自大淖河边的舞者。

他们的舞姿促动了一个文化人,文化人为他们作了一首队歌,题目就是《大淖河边的舞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