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收 心

2012-03-05 00:00:00    作者:蒙龙    来源:今日高邮

记得,小时候每到暑假寒假结束,妈妈都会反复地对着我唠叨,几十天,不上课,你的心都散了,开学了,你要收收心。每学期的第一节课,老师也会说,一个假期下来,有的同学心玩野了,屁股玩尖了,从今天开始,大家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

那时候不懂得心散、心野的意思,只知道开学后好长一段时间,心静不下来,屁股坐不下来,心里想的不是作业,而是假期里的种种游戏和很多有趣的事。直到,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被老师批评,或者老师告状到家里,被父母痛骂,才渐渐缓过神来,心也渐渐集中到学习上来。

几十年过去了,我也早已苍颜白发,但少儿现象还挥之不去。每次长假过后,总有几天茫然无措,心绪不宁,有时甚至什么事也不想做,什么事也做不下去,心里想的不是工作上的事,而是一些不着边际的事,乃至冒出稀奇古怪的想法。一时间,思想集中不到工作上,精力也聚拢不到要做的事情上,心仿佛真的散了,真的如脱缰的野马。

总不能让心就这么一盘散沙,或者如野马左冲右突,要想办法将心收回来,把野马驯服了,否则,整天没魂儿似的,坐立不安,心烦气躁,如何了得。

收心的办法还是有的。

一位朋友说,他收心的办法是强迫自己按时上下班。假期中,作息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晚起晚睡的现象比较严重,一到上班,作息紊乱的现象还有滞后效应。朋友说,虽然刚上班单位里的要求不是很严,迟点来早点走问题不大,但我是严格按时上下班,甚至早来迟走,让野了的心没有奔跑的时空,行止慢慢回归到正常轨道上。

还有一位朋友说,他收心的办法是减少应酬,加大工作量。长假,特别是春节,送来迎往,吃请请吃,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我的这位朋友说,虽说应酬多是一个负担,往往搞得人头昏脑胀,精疲力竭,但少不了,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来而不往非礼也”,一来二去,心确实守不住了。正常上班以后,在减少应酬的同时,给自己加大工作量,将思绪从纷繁的应酬中解脱出来,集中到工作上。

我的收心办法是读书。和众多人一样,假期里,由于参加各种活动,心好像浮在水面上,上班后,还是浮浮躁躁的。因此,我除了做一些日常工作外,就是埋头看书,将野飞的思维点点收拢起来,效果还真的不错。今年上班后,我读了两本书,其感受真的神清气爽,如坐春风。

一本是江苏省社科联编撰的《话说李渔》,读这本书的收获不止是收心,意外地发现李渔与高邮还有关系。在蒲松龄任高邮知州孙蕙幕僚期间,为了给孙知州祝寿,比李渔小三十岁的蒲松龄风尘仆仆前往苏州,请李渔的私家戏班(又称家班)到高邮演出,蒲松龄还因此写了一首题为《孙树百先生寿日,观梨园歌舞》的七古诗。这个李渔虽然没有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但却是个文化通才,是一位在文化产业上尝试最多、收获颇丰的奇人,于诗词曲赋、书法园艺、小说散文、书铺出版无所不精,还是一位美食家,在戏剧上更是卓尔超群,集编剧、导演、戏剧评论于一身,私家戏班足迹遍布全国,声名播于海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履迹几遍天下,四海历其三”(李渔《闲情偶寄》)。到高邮演出正是其私家戏班最红火的时候,至于哪一年哪一月到高邮,有没有留下诗文墨宝,在高邮社会各界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考证。

另一本是梁漱溟先生的遗作《中国文化的命运》。据我所知,梁君是第一位对乡村建设进行专门研究和实验的现代学者,有专著《乡村建设理论》。在这本《中国文化的命运》里,作者对几千年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行总结概括,他认为“这种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中国文化的命运》第57页)。作者对这两点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论证,此文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径可自取来看。

随着读书之深入,心慢慢平静下来,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喜之哀之乐之痛之。心被书控制了,散不得,也野不得,终于收回来了。

其实,不光是节假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分心走神的现象也会时有发生,我以为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也可以看作是生命运动的节律,如潮之涨落,如月之盈亏,不可避免,更不必害怕。但我们要学会尝试着用各种办法,控制分心,减少分神,以保持心志相对专一于事业,精神相对集中于工作。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