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回家

2013-06-27 00:00:00    作者:陈增勤    来源:今日高邮

前段时间回了一趟老家,发现老家变化不少。

村子南边的家门前的一大块农田,已经被外来的种田大户承包了。每年只种一季,水稻。不施农药、化肥,产出的是有机大米。时值春季,田里长了不少杂草,开了不少野花。站在田边,可以看见不远处,不少的白色的鸟儿,伫立在紫色的野花丛中,时不时警觉地看看四周。南边靠近河岸边的杨柳,在春天的和风里招摇。

村子正中,有我们家的老屋。好久没去看看了。推开院门,院落里被母亲种了很多的蔬菜。平房朝西,里面已有很多的蜘蛛网。这是曾经的厨房。正屋朝南,三间。现在看起来,房间都不大。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房间是那么的大。我和弟弟,还有童年的伙伴经常在各个房间里玩捉迷藏的游戏,我甚至还钻过大门旁边的猫洞。现在看起来,那个猫洞那么小,简直不可思议我是怎么钻进去的。

东边的房间由于有南边平房的阻挡,光线较暗。一张老式的雕花大床还在,那是祖辈留下的。我上师范时,那年暑假,曾经有人来看过这张床,准备收购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收购成。西边的房间,是我和弟弟的房间,墙上还贴着我涂鸦的毛笔字。

这个房间,最困难的时候,还住着我的奶奶,我的哑巴叔叔。我和弟弟则住在朝西的兼做厨房的平房里。只是现在,奶奶和叔叔都已先后离开了我们。

离开老家,后面的邻居家,曾经四代同堂,八九口人住在一起的人家,也没有人居住了。长长的院墙,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只是院墙里,那颗令童年的我们嘴馋的柿子树还在。

向西走,原来有一个供销社的。很大。里面有职工宿舍,职工菜地。我还记得里面有个储柴油的大坑,用水泥封了一个帽子状的大盖子。我小时候就怕去那儿,生怕掉进去。里面的商品在当时也是很多,村民生活中用的,种田时需要的,都能在这里买到。供销社隔着一条河,是另一个村子。村子比我们村小点。两村共用一个供销社,所以那时生意很火。供销社里,来过几个城里人,大概是下放来的。农闲时,村民们都喜欢到里面聊上几句,下几回象棋,喝上几杯茶。

供销社南边是一条河。水很清,码头是供销社砌的。附近的村民们都喜欢到这个码头洗菜,淘米,拎水。夏天的时候,经常有兴化来的船靠在岸边,卖洋葱、包菜之类的蔬菜。端午的时候,就卖百索子什么的。

童年的我们也经常在这条河里钓鱼、洗澡。这条河,承载了我童年许多的欢乐与梦想,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