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角色转换

2012-01-06 00:00:00    作者:夏涛    来源:今日高邮

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受过短期财会培训后,到了刚组建的乡财政所从事农业税征管工作。

那时刚实行联产承包制,国家实行粮食计划征购,一等到粮食晒干,农民会主动送到国营粮站,去不折不扣完成征缴计划和农税任务。我作为农业税征管员,也只是在每年的粮食收购季节,到粮站的结算窗口,直接在农户售粮结算码单上将应税款扣留,就算完成征收环节了。由于这种征收手段具有强制性,因此向农民征收的不同名目的村提留和乡统筹等各种费用,也随着农业税的征收,同时进行。当农民将辛苦打下的粮食送到粮站,结算时却被不明不白地强行扣净,这便引起民怨渐盛。

随着粮食市场放开,到了1996年,国务院严格规定,只准在粮食收购部门代扣农业税,农户售粮纳税积极性得到提高。对于没有售粮的农户,我们财政所农业税征收人员上门收取,也普遍得到了纳税农户的协助和支持。农民们对我们实话实说,再穷,种田不缴农业税说不过去,皇粮国税,从古到今。

本世纪初年,国家农业税费进行了改革,降低税率,减少税额,农民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应税额大幅下降,我们从事农业税征收人员规范纳税程序,先将纳税通知书送达农户,等夏秋两季农业收获时节,在财政所设立的农业税征收大厅,送缴税款的农民十分踊跃。对不能送缴的个别农户,我们采用约期定点征收和登门收取相结合的方法,彻底改善了征纳关系。几年里,我走村串户跑遍全乡千家万户,成了农家的大熟人。

2003年起,财政出资对种粮农户进行粮食直补。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石破天惊。为鼓励农民种田积极性,还按种植田亩对农户实行农资综合补贴。一些来签名按手印取款的老人颇为感慨地说,自古以来,没有过政府不跟种田人收税还发钱给种田人的稀奇事。当我看到那些质朴的农民,从我们手中领取到现金时,喜笑颜开的样子,我这个向农民收了20多年税的老农税员,欣慰之情溢在眉梢。

如今还发放了小麦、油菜、水稻和棉花的种子补贴。为方便农民,以防村组截留,我们财政部门为每个农户在基层信用社办理了“一折通 ”存折,将国家各级财政发给农民的各项补贴和救济资金都通过“一折通”直达农户,使惠农政策的落实快捷到位。同时,还建立了“中国农民补贴网”,实行阳光财政,只要打开网页鼠标一点,每个农户的补贴项目、标准和数额一目了然。

每当我告诉农民朋友,你又可以到信用社取钱了,最近有什么种粮补贴打进了你们的“一折通”。好像这些钱是我发给他们似的,他们真是左谢右谢,还喜滋滋地告诉我,今年种了多少田、拿了多少国家财政补贴。话语中流淌着一种满足和幸福感。

农业税退出了财政收入的历史舞台,我们这些从事农税征管工作的农税员,也就进行了一次角色转换。我们从向农民收取税金到给予财政扶持,由过去被戏称“吸血员”的农税征收员,变成了发钱到农户的真正财神爷了。

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连年增加项目,提高标准,农民们也进行了一次角色转换,由农业税的纳税人变为财政惠农政策的享受者,这种华丽转身让他们喜在心头,感而为歌。他们依据唱惯了的原生态民歌曲调,自填新词,在送文化下乡的文艺演出中,以自办节目登台演唱,载歌载舞。

哥跟姐姐隔道河,河道疏浚荡清波,

农村饮用安全水,保护水源活水流,

好哥哥,幸福歌声出心窝。

姐跟哥哥隔道沟,新农庄建设有成就,

改厨改圈又改厕,架桥造闸把路铺,

好哥哥,感谢的话儿说不够。

六十享有养老金,养老医疗都保险,

八十喜领尊老金,敬老院里笑声甜。

生态高邮建设好,绿色城乡新面貌,

要唱支农惠民歌,几天几夜唱不了。

淳朴的乡音,唱出今日农民的好心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