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家乡的芦苇荡

2011-12-30 00:00:00    作者:阿成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家乡在里下河地区,所谓里下河,主要指兴化、高邮、宝应三县市,相对于邻近地区,地势低洼,在过去经常遭受洪涝灾害,乡间荡滩众多,起到天然水池作用。

春天来了,河水泛绿,春风吹皱了湖荡中的水儿,水草在水中随着水流在不停地摆动,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湖荡中芦苇开始泛青,天空中鸟儿在不停地歌唱。夏天到了,芦苇长得密密麻麻,进入芦苇荡中,陌生人分不清东南西北,那芦苇,一根根笔直伸向天空,芦苇中空,一节节向上,相互挤挨着,风儿吹来,发出沙沙声,似乎在相互倾诉情意。鸟儿在芦苇丛中做起了窝,找到一个亲密爱人,生儿育女起来。秋天来了,芦苇绽放出芦花,那是用生命唱出的一首秋的颂歌,芦花荻荻,似乎在诉说着生命最后的辉煌,似乎在感谢阳光、天空和大地。冬天来了,农民们收获着芦苇——这一大自然的馈赠,芦苇荡又空旷起来。

读《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是几千年的芦苇,人们的爱情和茫茫的芦苇连成了一片,那是一种深情的诉说,那伊人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翅膀。芦苇荡的人性格是纯朴的,他们敢想敢做敢爱敢恨,他们与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我想用芦苇做一支芦哨,用我的心声吹一支赞美的歌,那是和芦苇一样的心地,赞美的是阳光、天空和大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