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6 00:00:00 作者:陈惠萍 来源:今日高邮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说,以邻为镜,可以正心态。
家在单位宿舍,新婚不久,就明显感到生活的寒酸。室内无水无厕,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得到公共场合完成。于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被这烦琐的日子冲碎。
每每与先生说起未来,总会先抱怨他的无能,连一安身之处都未能让妻满意,你说,这幸福美满从何谈起。
在这样累了先生、委屈了自己的生活中,却总见得楼下的那对小夫妻,他们的日子总阳光灿烂着。常见,妻在水龙头下哼着小曲洗着衣物,丈夫在厨房忙活着。时不时的,两人拉长着声调对着话。瞧着那妻,小新娘似的,每天晚饭后,挽着丈夫的胳膊出去溜达。让我羡慕极了。
某日,与她聊起我们这住处,她对我的看法很是诧异,瞪着那小眼,瞅着我:“这不是很好吗?公共的地方,大家一起收拾,免得一人烦恼。”正说话间,天空飘起了小雨,只见她蹬蹬蹬地爬上楼去收衣服,一会,见她抱着一大抱衣服回来,我自己有些不自在,她边跑边说:“瞧不,他家没人,衣服我收了,下雨也不用愁了。当然啦,助人还是助己,上次呀,我家的被子还多亏他收呢。”想想也是,平时我家的衣服晒在外,可真一次也没遭过雨呢,这不都是邻里的互相帮助吗?在她的幸福生活的感染下,我与先生之间为生活空间的矛盾也渐趋消散。
转眼,我们两家的孩子都已上学,似一对小兄弟。只要有好吃的,两孩子都会掖着、藏着、共享着。记得一次,邻居孩子的阿姨结婚,亲戚都逗他说:“你阿姨家多好,大楼房呀!”谁知,孩子一下来了兴致,自豪地告诉众人:“我家楼上有薛谦呢!”说得所有人跟着唏嘘。其实也是,人是要群居的,这样不是很好吗,我们有了可效法的榜样,儿子有了最贴心的玩伴。
不知是哪天了,那天,我和先生不知为了什么事,在饭桌上争得面红耳赤,或许是儿子听烦了,突然,他很是愤怒地端起饭碗,白了我们两人一眼,嚷嚷道:“我不想与你们过了,人家豆豆妈和爸从来不吵架。”望着小人边走边吃地朝邻居家走去,先生和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是呀,常言说,不会过日子看邻居。有了这样的邻居,一样烦琐的日子,竟也被我们经营得活色生香。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