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大明山上访红叶

2011-12-24 00:00:00    作者:夏涛    来源:今日高邮

因扬州作协活动部提供一次“跟随秋意到江南”游览大明山的行程,我随旅行团入住到浙西临安某宾馆,为次日能赶早登山。

很少出行,孤陋寡闻在所难免,行前我通过网上查阅得知,明朝始皇帝朱元璋,一个曾是困守小庙洒扫庭除的小瘌子,起义兵败后,由此山中获得东山再起,最终一统大明江山,方使此山有了自己名字,大明山。一个有历史风骨的山,又是明王朝雄起之圣地,当然也会令我向往一游。

清晨,我们一行来到了地处临安西部顺溪镇的大明山脚下,浓雾依然不散,导游有点憾意地说,因雾浓会影响视觉效果。可当我们换乘景区专车入山,从龙门峡口,起步攀登时,雾散日出,缘淙淙溪流拾级而上,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游人倚石扶枝,摆姿弄态,山景相衬,随取入镜,照相机的闪光灯就一路闪烁不停。过赏梅亭、净土石,峭壁的山崖上刻写四个大字“雄峙浙皖”,对峙的山峰成了浙江和安徽两省省界,原来出生于安徽凤阳的朱皇帝是越界躲在邻里避祸,依仗雄山屏障,休养生息。

脚不停步,山越攀越高,见山尖上的悬崖如刀劈斧削,在明媚的秋阳下反射柔和的光芒,突显出山石的线条棱角分明。不知不觉中天阴沉下来,潮湿的水汽中,有了水滴,能见度越来越小,当我们站在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之巅,俯视龙门峡谷,水雾蒸腾,只听溪水喧哗,不见谷底形引,我们已经腾云驾雾了,走在龙门飞渡悬索天桥上真是飘摇俗仙。

起初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我们即刻从悬挂在山腰间的1200米长长的栈道下行,水雾迷蒙,眼前只是白雾茫茫,仿佛面对无际大海,好像溪水声也作了波涛声响。雨越下越大,为了使一行人相互照应,随行一歌手用导游的话筒,即兴改唱起一首歌《再见吧大别山》为《再见吧大明山》,歌声一停,有人接唱起《山歌好比春江水》,一首接一首,每歌不离山,人在雨中行,歌在山间飞。大明山如有首让人百唱不厌的歌多好。

回到歇脚处,没有雨披的人都已淋湿,乐观的戏言,带身灵山的秀水回家,很好。青山飞流的大明山,正是依靠充沛的雨水,滋养着大山的植被。

国庆日开幕的大明山第十届红叶节,还没有结束,我们没有见到漫山的红叶,偶见绿树丛中一两株通红通红的枫叶,总会让我们眼睛一亮,惊呼几声。我们的行旅是登山寻访红叶。

回到山脚下,雨停了,回首望山,群山烟雾缭绕,山尖逶迤在雾的云层中,像幅水墨濡染的山水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