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8 00:00:00 作者:吕居荣 来源:今日高邮
梅墨生先生在扬州举办书画展是古城美术界一件盛事,也是我个人欣幸师承梅老师,观赏神笔寄情思的乐事。
这几年我追随梅墨生先生北上,赴中国国家画院、清华美院求学,在京城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深感当代文化的多元与发达,迷茫与无奈。传统的缺失,发展的困惑。如何才能找到一条既能继承优秀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既能展现时代风貌又不流于低俗怪异的艺术之路?今天我在梅先生书画展开幕之际可以大声地说,那就是伟大的石涛精神、伟大的八怪精神。以及当代艺术名家梅墨生先生之精神。
众所周知,梅墨生先生是当代书法界、美术界、理论批评界、鉴定界乃至美术教育、太极养生等领域一致公认的文化通才。他天资超迈、洞察敏锐,在书画上努力追求与倡导人品、笔墨、书画、诗文的完美结合,并身体力行,卓有成就。在理论方面,梅先生一贯主张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和包容性,不随流俗,坚持操守。并能挑战时弊,抨击伪俗,是当代大文化背景下一位有担当、有操守、最坚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守护者和践行者。近期以来,他还利用电视、网络等手段普及书画知识,导读经典名作,以他的真知卓见和精彩阐述,让无数的受众为之折服。
梅墨生先生是已故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的高足,也是文学大师汪曾祺先生的忘年交,更是在首都发现寓居高邮的文化奇人、冥寿百年的熊纬书,研究熊纬书,并撰文推荐熊纬书先生的第一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可染先生代表老一辈艺术家对于继承与发展的至理名言。所以从梅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可染先生那严谨扎实的笔线构成。同时我们还能看到自明清以来,尤其以徐渭、董其昌、八大山人、金冬心、齐白石为脉络的笔墨情趣。
今天我们有幸把梅先生请来扬州,在这座风光绮丽的古城八怪纪念馆,在这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重镇艺术文明的窗口,我们似乎又看见昔日李白、杜牧、孟浩然驻足维扬的洒脱身姿,又一次感受到金农、李复堂、李方膺、罗聘等康乾才子们的余韵风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