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4 00:00:00 作者:秦一义 来源:今日高邮
家乡自来水厂以前对用户搞“最低消费”,消费门槛抬得也蛮高的,不少用户怨声载道,被“不用白不用”的思想支配着,加之抄表工也懒得看表,按最低消费收钱,用起水来就常常带有发泄情绪,除日常生活用水外,不少农户,在水龙头上套管子,将长长的管道伸向家前屋后的隙地,让上面的瓜果蔬菜吃饱喝足。真是吃用有限,浪费无底。
我家临河而居,屋后也有块不小的隙地,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在上面种点青菜、萝卜、茼蒿、菠菜,搭上棚架,牵点瓜豆,甚至将野生的马兰也植进来。地近水源,舀子伸伸就能浇到水,浇不到的地方,拿桶下河拎些水,就能将地方全部浇完。如果硬是放着河水不用,接管子用自来水浇地反而费大事,石头往山上搬的事情不做。
家人对自来水厂的一厢情愿也一直耿耿于怀,虽然不用来浇地,但日常用水也是大手大脚,将龙头开得喷喷的,洗个手也要流去那么多水,明明知道水资源匮乏,用起来就是无所谓。最近,乡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整合,关闭小型厂,十几个乡镇合用一个水厂的水,重新安管道,装水表。施工人员还好心提醒,以后看表收费了,不能瞎用了。
我们心里的节水宿根一下子又萌发了,水龙头开得小多了,淘米洗菜用面盆在下面等住水,好用来洗抹布、浇花什么的,至于那些油得不讲理的碗碟,干脆先下河洗,刚将它们丢下水,金灿灿的油花逃也似的向水面扩散,一会儿就扩了一大片,待洗得差不多了,回来在自来水龙头上冲洗一下,就清洁了。我估计过,这样去油污,清碗碟,要比原来节约三分之二的水。
大手大脚用水现象一下子收敛了,现在,我们在用水上更有高招,就是用陶缸储水。家里有几只陶缸,闲置一隅,我们将它放置在庭院合适的地方,用来接等那些被用过的“废水”,屋后的菜地上也放一只,每天晚上泡脚的水倒进缸里,很方便,后门一开,走两步就行。父亲一直和我们单住,他那里也有块菜地,离河边远,平时浇菜用自来水,装了新表后,我们也在他门口放一只缸,生活用水全倒进缸里,天干地燥的时候,缸里的水就排上用场了。
其时,大家的节水意识又都回来了。这是用金钱买也买不回的。真是规章制度变,人心也跟着变哪!好章程是引导人们向上的车轮。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